吳尚書悶悶回到家,也沒敢告訴夫人實情,只請了崔嵋去郭家合,吳夫人很高興,從此翹首盼望清啞請人上門提親。
再太皇太后,聽了王瑛選婿結果,大為震驚。
她驚問:「怎麼不是嚴家那孩子?」
楊嬤嬤回道:「嚴公子沒有去。」
太皇太后更奇怪,道:「怎麼不去?」
她差就出貔貅的事來。
當時敏妃正在旁,太皇太后記得嚴暮陽是敏妃娘家嫂子的侄兒,忙問敏妃:「敏妃,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敏妃斟酌道:「聽三嫂,她父親已經為侄兒相准了人家。」
太皇太后覺得此事蹊蹺,命楊嬤嬤去查怎麼回事。
楊嬤嬤便查出王瑛的貔貅不是嚴暮陽的,嚴暮陽的貔貅如今掛在郭巧兒身上,這是他親口證實的,當日蔡家許多人都聽見了。
這一來,慧怡郡主誤導太皇太后的事就露陷了。
太皇太后面色很不好。
被重外孫女欺騙的感覺能好?
她還想找個機會為王瑛和嚴暮陽賜婚呢,虧得沒有莽撞,才沒釀出大錯;又想,王家匆匆為王瑛選婿,難道就是怕她賜婚?王源夫妻不便在她面前慧怡郡主不是,只能先將女兒嫁了。
一定是這樣!
結果,王瑛挑了這麼個夫婿。
太皇太后越想越氣,心跳加快,眼前一黑。
她閉眼,深吸一口氣,待平靜些了,才緩緩問道:「這麼,嚴家選中的兒媳就是郭巧兒了?」
楊嬤嬤斟酌回道:「應該是。」
太皇太后道:「可靖安那天,要代孫子求娶郭巧兒。」
原來,鎮南侯府獲罪,慧怡郡主退親,婉容大長公主便進宮來求太皇太后作主,為慧怡郡主再挑一門好親事。太皇太后也憐惜慧怡郡主,真心為她籌謀,挑來挑去,都沒挑到合適的。
恰好靖安大長公主的孫子林熙進京,那天進宮給太皇太后請安,婉容大長公主見了林熙後,便動了心思,暗示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也喜愛林熙陽光開朗,要將慧怡郡主許給他。
靖安大長公主委婉道,她已經相中了郭織女的侄女郭巧兒,又那孩子性子活潑,且是鄉野長大的,而林熙也是在山野長大,性子隨意不喜拘束,與郭巧兒正好堪配。
太皇太后聽見這樣,不好強求,只得罷了。
這時想來有些奇怪:郭家到底要把巧兒許給誰?
莫不是靖安不喜慧怡郡主,拿郭巧兒做擋箭牌?
楊嬤嬤搖頭道:「若沒有結親之意,靖安大長公主不會這樣莽撞的。想是還未對郭織女挑明,所以織女不知道。」
太皇太后頭道:「這也有可能。」
因為這件事,太皇太后從此對慧怡郡主情分便淡了。
太皇太后不知道,慧怡郡主也正生氣呢。
因她聽母親相中了靖國公府的林熙,心裏倒也願意,便在家等着好消息。誰知最後卻不了了之。問母親,母親便告訴她緣故。
慧怡郡主憤怒道:「一個村姑,竟成了香餑餑了!不過是借着織女姑姑的光,真當自己也是織女了?就算她是織女,也就一個身子,還能嫁幾個男人不成!」
舊仇加新恨,她更加討厭郭巧兒了。
她實在想不通,這世道都怎麼了?
郭巧兒能得嚴暮陽青睞就罷了,畢竟他們都出身商賈,有從兒一起長大的情分在;靖國公府的林熙怎麼也能看上一個村姑呢?
慧怡郡主覺得這是對皇家的羞辱!
她絕不能容忍,因此暗自想主意,要給郭巧兒一個教訓。
當晚,崔嵋來到幽篁館找方初。
他告訴方初,戶部馮尚書遞交了告老還鄉的摺子,皇上已經允准。吳尚書為官清正,很得聖心,有消息他會轉到戶部任尚書。內閣成員分別為:戶部、兵部、刑部、吏部四位尚書,另加大理寺正卿和左都御史,如此一來,吳尚書便進入內閣了。
崔嵋勸道:「那吳青梅不過一時糊塗,十幾歲的女孩子處事不周也是難免的。吳尚書家教甚好,已為此事責罰了女兒;郭織女一到京城,吳尚書夫婦又上門賠罪,算很給郭家臉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