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非常重要,世界範圍內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們,經常會召開相關的討論會。
很多專業學者研究了各種對於模型分析的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做到數值求解。
只要能夠進行數值求解,超導機制的研究中就能夠計算出電子的狀態和位置。
這樣一來,很多超導機制的實驗,通過分析就能夠得出結論。
量子計算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階段性目標就在於此,而即便是達成了階段性的目標,因為量子計算方式是對物理現象的模擬,每做一次計算過程都是非常複雜的,都像是進行一個小型實驗一樣,計算成本非常高昂、需要的時間也很長。
張碩的研究則是利用常規計算手段數值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
在成本和時間消耗上,兩種計算方式根本無法進行對比。
當然,量子計算手段完成模型的數值計算,也有量子計算技術發展的意義,但針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而言,毫無疑問是後者更有價值。
邱志超深吸了一口氣,忽然體會到了譚志明的感覺,他還是開口問道,「論文完成了嗎?準備投稿什麼期刊?」
「《superconductivity(超導性)》。」張碩說了一個英文期刊名字,隨後道,「我最開始考慮投頂級數學期刊,但想想也不太適合。」
「那些物理期刊,不知道審稿需要多久,所以乾脆就投國內雜誌,《superconductivity》剛好適合。」
邱志超點點頭,「《superconductivity》確實還不錯,等你投稿了,把論文給我一份。」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一下,根據內容找找下一步的方向。」
幾天時間,#張碩外行發言#的熱度已經漸漸消失了。
偶爾還會有自媒體蹭一下熱度,但整體上也只是幾篇微博消息,帶上幾十、上百個評論而已。
很多人對話題的印象都是,「張碩外行發言,被更專業的人士否定了。」
這個熱點話題中,楊超收穫了流量和穩固的人設,黃立波則是收穫了名氣,好多人都知道了西京科技大學黃立波教授的名字。
很多人漸漸把事情拋在腦後時,英文雜誌《超導性》編輯部,接到了一份70多頁的論文投稿。
《超導性》編輯部,就在東港工業大學內部。
這份專業性的期刊,是東港工業大學聯合科學院物理所與Elsevier集團合作出版,專注於超導領域的研究的英文國際期刊。
因為其方向的單一性,還有科學院物理所背書,期刊發展到現在,放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黎峰,是《超導性》編輯組的常駐編輯。
他擁有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有在超導實驗室從事博士後工作的履歷,後來放棄了一線研發工作,進入《超導性》編輯組從事專業審稿工作。
黎峰的工作就是審稿,他手下的人員會把非常專業性的論文會發過來,他會作為專業論文的初審編輯。
這又是很普通的一天。
黎峰打開了工作郵箱就看到了發過來的論文,有三篇論文發到了他手裏,其中兩篇都是幾頁的小論文,類似的論文內容就是一大堆的介紹,還有實驗數據,會讓人看的有些頭疼。
他掃了兩眼以後,就打開了另一篇內容非常多的論文。
70多頁!
這個論文頁數感覺更令人頭疼,黎峰覺得審稿工作,可能需要他一個星期時間。
他正感覺頭疼的時候才注意到投稿人的名字——
張碩,研究員/教授,蘇東大學?
「張碩?」
「不會是重名吧?」
黎峰愣了好半天,又仔細看了下投稿人的信息,才確定就是心裏想的那個張碩。
他看了下論文的標題--《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離散分析法》。
「這下,事大了!」
黎峰感嘆的說了一句,他也有注意到前一段時間網上的信息,討論的內容就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簡化。
張碩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