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落,不會為了點技巧分而拖泥帶水。他只是單純地是在享受這個遊戲的樂趣。這樣的對手,讓艾麗婭眼前一亮。
旗鼓相當的對抗賽接近尾聲的時候,雖然艾麗婭憑着自己對遊戲的了解和對信息的有效收集成功抓住了l,但這傢伙也沒讓她好過。最後的那一刻,他引爆了早就埋好的炸彈,意圖跟艾麗婭同歸於盡。
千鈞一髮的時刻,艾麗婭當機立斷,從15樓跳下。而在她落地之前,l已經被火焰吞沒,所以系統判定她為勝者。
而第2次交鋒,就是4年前的巔峰對決,她跟l的1vs1決戰……
艾麗婭甩甩頭,想把那些困擾她的東西全甩開。現在不是思考這些的時候,她走到了店裏,從擺出來的報紙上快速掃過,然後挑中了一份《紐約日報》和一份《弗吉尼亞報》。
《弗吉尼亞報》算是這個州比較有名的報紙。艾麗婭在附近找了個歇腳的地方,就開始翻看。報紙的版面很多,來不及一一細看,她直接找到了社會板塊,從中尋找關於昨天案件的可能的報道。
很快,她就看到了3張圖,還有「h」的含義——人格分裂症患者麥肯·瑞夫殺害主治醫生和獄警後,一路往北潛逃。昨天,他在西弗吉尼亞進入弗吉尼亞州的公路上,殘忍地殺害了一名20歲的年輕女學生。據悉,不算醫生和獄警,這已經是他出逃至今的第7名受害者。
3張圖,一張是受害者生前的照片,一張是莎拉的照片,她被定義為失蹤者,這是不幸中唯一的一個好消息。最後一張應該是兇手的照片,他是一個光頭健碩的胖子,配上「麥肯·瑞夫」這個名字,艾麗婭隱約覺得自己應該要想到些什麼。
雨夜會審,人格分裂,再者,殺害主治醫生和獄警……這不就是電影《致命id》最後一幕的場景嗎?而麥肯·瑞夫就是這部電影真正的主人公。
艾麗婭深深地覺得這幾年的歷練,已經把她鍛煉成一個接受能力很強的人了。
所以,她只是小小地表達了下自己的驚訝,就開始認真地端詳着這個被媒體稱為「最危險的殺手」的人。說實話,這傢伙長得一點都不討喜,遠看就像一顆被漂白得發亮的土豆,或者一個被肉醬糊起來的粗製濫造的漢堡。
這人長得這麼丑,會是l嗎?
遊戲裏,l跟她一樣,都是把所以信息完全屏蔽起來的人。所以,她連對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但在僅有的幾次接觸中,艾麗婭直覺l應該是一個體格修長、行動敏捷的年輕男性。
好吧,鑑於她當時的年齡,確實需要一個幻想對象,而麥肯·瑞夫的長相顯然不符合她對l的所有期待。
而且,他2008年5月10日的時候已經因為所犯命案被收押,巔峰對決的時間則是12月1日。是的,他,麥肯·瑞夫,只是一個被邪惡人格支配的殺人犯,並不是遊戲裏那個能讓她感到壓力和威脅的l。
把報道內容仔細閱讀過後,艾麗婭鬆了口氣。根據自己對莎拉的了解、報紙上的內容和自己對電影劇情的熟知程度,她大概能推斷出當時發生過的事——
麥肯·瑞夫一路往北逃亡,途中不斷殺人。報紙上並未詳細描述瑞夫殺人的過程和特徵,而是簡單地一筆帶過,但可以想像得到他的作案手段一定很糟糕。
在進入弗吉尼亞州的公路上,莎拉很不幸地跟他遇上。瑞夫當時應該在追逐着他的第7名受害者。那位可憐的女學生驚慌失措地衝到公路上,被只顧着聊天的莎拉撞上——是的,莎拉真的撞到了人,雖然報刊上並未提及到受害者的致死原因,但艾麗婭相信她的好友再瘋也不至於會在這點上判斷失誤。
而為什麼艾麗婭會認為莎拉撞上的不是瑞夫,而是那位倒霉的女生呢?
確實不能排除莎拉直接撞上瑞夫的可能,但艾麗婭只是選擇了可能性最大的猜想。莎拉曾提到路上並沒什麼車子,更何況是人?
最好的解釋是那個女生被挾持到這個荒郊野外,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她暫時從瑞夫的手中逃脫,又或者是瑞夫故意為之。總之,她一路往公路跑去,試圖攔截車子求救。但不幸的是,莎拉因為路寬而車子少,只顧着踩油門,並未認真留意路況,從而……
當莎拉掛掉電話
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