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特別是美國人。
諸位先生,這不是一艘兩艘,也不是九艘江浙湖漢北十艘,是足足24艘主力艦,不管怎麼分配,都有可能讓一個國家在短期內擁有區域海權的力量。想一想施佩艦隊給我們造成的麻煩,那支艦隊連一艘主力艦都沒有,卻差點讓我們失去了對於太平洋的控制,如果沒有日本和美國的協助,我們恐怕都抓不住他們。
我寧可把它們都沉在斯卡帕灣,也絕不會讓它們成為英國皇家海軍的威脅…」
勞合.喬治最終對外交大臣貝爾福說道:「雖然德國已經對我國失去了威脅,但是這場戰爭讓我國遭到了太大的損失,戰後我們還是需要盟國的支持,才能恢復世界的舊貌的。投降的德國艦隊自然是協約國共同的戰利品,但是對於我國在戰爭結束前用其他方式獲得的德國軍艦,則不應當視為協約國共同的戰利品。當然,出於對盟友的忠誠,我們願意拿出一部分軍艦分配給各盟國,不過這應當在德國徹底投降之後…」
對于貝爾福的解釋,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選擇了相信,畢竟他們自己也知道,哪怕把公海艦隊整個分給自己,他們也挑戰不了英國的大艦隊,對於他們來說,結束這場戰爭才是最優先的。
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說,貝爾福的回答就像是讓他們吞了一隻蒼蠅,他們要的可不是分到一艘兩艘德國的軍艦,對於一個正在追趕英國海軍並形成了自己的軍艦製造體系的工業國來說,用他國製造的軍艦充實自己的艦隊,其實還要更加麻煩一些,因為這同自家製造的軍艦後勤體系不匹配。
美國人想要的,其實是英國在戰後讓出一部分海權給自己,但是英國人現在連德國的軍艦都不肯拿出來,這就讓人不能不生起疑慮了。一艘兩艘德國軍艦確實沒有打造後勤供應體系的需要,但是十艘八艘戰列艦就不一樣了,如果在短期內發動作戰的話,這批德國軍艦就有着相當高的價值了。
美國人瞧一瞧英國周邊,立刻就意識到,假如英國人想要用這批軍艦干點什麼,最合適的對象顯然是自己。因為對付其他國家,光是英國的大艦隊數量就足夠了。
就在威爾遜總統和其內閣成員在白宮內焦慮的討論着,英國的戰後意圖究竟是什麼,一封來自歐洲的急電送到了白宮會議室。
國務卿羅伯特·藍辛拆開電報看了看,頓時神情有些奇怪的把電報遞給總統說道:「閣下,您看一看這個。」
威爾遜總統拿過電報掃了一眼,忍不住就讀了出來,「威廉皇帝今天上午發表了宣言:他宣稱這場戰爭是一個悲劇,但這不是德意志民族造成的,是歐洲各國的帝國主義者共同把歐洲推向了戰爭。這場戰爭教育了德國人民,只有社會主義才是歷史的終結,帝國主義只會帶來不幸。作為德意志的君主,他認為推動德國社會的進步是君主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他決定解散當前的戰爭內閣,任命德國共產黨組織和平內閣,以結束戰爭恢復歐洲和平。」
當總統念完了電報後,會議室內一片寂靜,過了好半天財政部長卡特·格拉斯才打破了沉寂說道:「威廉是真的瘋了嗎?」
比美國人更加感到震驚的是英國人,丘吉爾在內閣會議中差點喪失了理智,脫口而出的把德國皇帝比作了一團狗屎。對於丘吉爾的大不敬言論,哪怕是德國皇帝,那也是一位皇帝,英國內閣的其他大臣們雖然沒有出聲附和,但心裏都表示了贊成。
確實,這份聲明對於英國的打擊要比其他國家深刻的多,畢竟英國也是君主國。德國皇帝的宣言,不僅僅動搖了自己的統治基礎,同時也背叛了歐洲的君主制度,什麼叫歷史的終結?這簡直就是在號召各君主國的民眾起義麼,對於本就對戰爭不滿的歐洲人民來說,這是在賦予了他們革命的合法性。
事實上,德國境內的各邦君主是反對威廉的聲明的,首相巴登親王差點要拒絕接受威廉解散戰時內閣的命令,而預備讓社民黨的艾伯特來組閣了。但是軍方並不支持巴登親王的建議,艾伯特思考再三後拒絕了巴登親王的建議,轉而接受了卡爾.李卜克內西的邀請,和德國共產黨聯合組建和平內閣。
羅森堡回到柏林之後,很快就說服了獨立社會民主黨和李卜克內西、拉狄克等左派領袖,決定把三個左派組織聯合起來,建立德國共產黨。在11
第11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