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粗暴嗎?不,在場沒有人覺得粗暴。
甚至姜星火都能從他前世看到的《明史》中找出好幾起同樣的經典案例。
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楊繼盛在齋戒三日後上《請誅賊臣疏》彈劾嚴嵩,歷數其「五奸十大罪」。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日,海瑞從棺材鋪里買好了棺材,並且將自己的家人託付給了朋友,然後向明仙宗呈上《治安疏》,批評仙宗迷信道術,生活奢侈,棄天下於不顧等弊處。
天啟四年六月一日,楊漣將寫好的奏疏藏在懷裏,準備趁早朝時當着文武百官的面,面奏明匠宗,不巧當日免朝,楊漣擔憂再拖一天機密泄露,只好交會極門轉呈,在奏疏中列舉了魏忠賢的二十四條罪狀,揭露他迫害先帝舊臣、干預朝政,逼死後宮賢妃,操縱東廠濫施淫威等罪行,請求匠宗「大奮雷霆,集文武勛戚,敕刑部嚴訊,以正國法」。
這三個人里,只不過海瑞成功了,楊繼盛和楊漣失敗了,而海瑞和楊繼盛面對的甚至是同一個人失敗的後果當然很嚴重,但成功的碩果也足以讓人垂涎,這裏不是說海瑞和王景是出於同樣的心理,也不是說海瑞買棺死諫是為了求名求利,而是說不論出發點是什麼,結果一旦成功,都註定是名留青史,而且只要對手牆倒眾人推,就馬上能獲得豐厚的廟堂回報。
當然了,千萬不要以為死諫皇帝比死諫權臣要容易,事實上明代的皇帝脾氣普遍不好,常規處理手段就是「廷杖+流放」套餐,非常規的就是直接砍腦袋。
但是今天,王景不可能會被砍腦袋。
事實上,姜星火非常佩服王景,佩服的不是這套「簡陋」的手段,而是他權衡利弊後選擇的時機。
做事情權衡利弊無非就是考慮兩點。
第一,回報有多大。
第二,自身風險幾何。
那麼今天的規矩是什麼?
——「禁止見血」。
王景掐准了皇帝不敢當着太祖高皇帝在天之靈的面上殺人,所以他將自己放在了一個絕對安全的位置。
所以,王景乾的這是一件雖然風險與回報並存,但最大的風險已經消弭的事情,而且王景厲害就厲害在,掐的時機恰到好處,把自身的風險降到了最低點。
要是他敢在祭祀太祖高皇帝的時候來這套,馬上就會被以破壞典禮的名義扭送出去,而眼下是在祭祀典禮之前,文武百官又恰好齊全。
難道皇帝不讓侍郎抬棺死諫嗎?
難道朝中有奸臣不可以彈劾嗎?
你說姜星火不是奸臣,王莽恭謙未篡時啊陛下!
要我看,這姜星火就是包藏禍心的絕世奸臣!
現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姜星火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對王景的指責,姜星火既無法證明自己不是奸臣,也無法證明自己的新法就一定比太祖舊法要好,因為能證明結果的只有未來。
而姜星火自己現在都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了,更遑論證明給其他人看。
更何況,王景所謂的「鄉間落魄書生、獄中待死囚徒」,也沒說錯,只是陳述事實而已,至於所謂的「太祖高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何等英明神武」更是沒錯。
所以現在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怎麼當着朱元璋的面證明給百官,自己的新法比你這個埋在地下的老鬼的祖宗舊法要強,怎麼證明我姜星火比你厲害。
這似乎是一個死局。
因為在大明,伱不能證明任何人比朱元璋厲害,朱棣在這都得往後稍稍。
所以,王景看似破罐子破摔式的舉動,結合天時地利人和後,其實將自己在面對姜星火時,置於兩個不敗之地。
第一,你不能當着太祖高皇帝的面殺我,忌日見血,於國大不吉。
第二,你不能當着太祖高皇帝的面證明你的新法比他的舊法要強。
而如果你證明不了第二點。
那你輸了啊。
變法這種事一旦受挫,一旦動搖,沒有做到一鼓作氣氣勢如虹,那可就危險了。
這裏面的重重邏輯,在蹇義等大佬的腦海中,說來話長,可其實不過是一
第四百零八章 紅日【萬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