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謙,死後歸葬故鄉杭州錢塘縣西湖畔,與岳武穆並列。」
姜星火愀然吟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提着刀如同凶虎一般要擇人而噬發泄怒火的朱棣,此時聞言,忽然怔住。
不只是這首詩,而是姜星火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杭州錢塘縣」。
朱棣的心,砰砰地快速跳動着。
按時間算算,三楊按七十多歲致仕,而沒幾年于謙就在土木堡之變中成為新的兵部尚書,那麼之前應該是侍郎級別。
在大明,熬到侍郎一般也得五十多歲了。
那豈不是意味着......
于謙此時可能已經好幾歲了?!
在聽聞故事結局的憤怒與悲痛過後,朱棣的心中充滿了喜悅......乃至激動。
懷揣着巨大的激動之情,朱棣忽然意識到,自己可以提前很多年挽救于謙在未來的命運!
英雄相惜,哪怕隔着久遠的時空,朱棣也能感受到于謙身上的那股如諸葛武侯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英雄氣。
「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
朱棣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心裏發誓道。
而此時他才發現,姜星火在看着他。
兩人目光相對,一時竟有些碰撞。
朱棣的目光中充滿了仿佛是「劫後餘生」一般的喜悅,與尚未完全褪去的憤怒。
而姜星火的眼中,則帶着平靜,與一絲......期盼?
他是在期盼死亡的到來嗎?
不,不,絕不是這樣。
姜星火明澈的目光與微微蹙起的眉頭裏,還隱藏着其他的含義。
朱棣忽而恍然,姜星火或是識破了他和李景隆的身份,或是沒有識破。
但臨死前想通過這番話,來讓未來于謙的命運,產生一絲可能的變數。
這是姜星火打算死前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後一點影響。
不為他自己,而是為了在未來,那個不該如此冤死的民族英雄!
「我想說的都說完了,燕校尉請動手吧。」姜星火平靜地說道。
李景隆聞言,緊張地看着朱棣。
朱棣卻只是頷首答道:「好,閉上眼睛吧,我的刀很快。」
姜星火依言閉上了雙眼。
隨後,在「鏘」地一聲,長刀出鞘後,他陷入了無邊的黑暗,意識也隨之模糊了起來。
畫船外,忠義衛甲士抬着姜星火的身體進了馬車,運往詔獄。
而岸邊胖胖的朱高熾,早已孤身等在那裏,看着朱棣和李景隆先後走下船來。
父子相望,朱高熾忽然覺得今天的朱棣有些不太一樣,他的身上少了許多殺伐冷冽,而是多了幾許微不可查的傷感與喜悅。
「熾兒,父皇知道你有許多話想問。」
朱棣定定地望着大皇子,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父皇會把最近的事情一一給你解釋,但在此之前,你要隨父皇去見一個人,證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