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第二場府試的資格。
府試屬於進階考試,由知府或同級官員主持,如果把府試給考過了,那麼將得到童生的身份。
別看童生是最基礎的科舉身份,但它是能否被稱之為讀書人的分水嶺。要是連童生都考不上的話,在外自稱讀書人,估計心裏面都有點虛。
這就是為什麼,之前在成國公家塾,李達拿童生身份嘲諷趙鴻傑的原因。進學數年連個讀書人身份都沒正式獲取,確實是有點丟人。
連過縣、府試兩關,那麼接下來就是最後一關院試,主考官為提督學政,錄取者就是後世熟知的「秀才」,相當於有了正式功名,並且院試第一名還會被稱為案首。
如果說童生是區分讀書人的分水嶺,那麼秀才就相當於階層的分水嶺,從此算是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徭役,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等特權。
沈憶宸目前沒有好高騖遠,覺得自己能輕鬆高中舉人、進士等等功名,所以僅僅把目標放在最基礎的秀才身份上。
但是話說回來,秀才也不是那麼好考的,需要深入了解四書五經,以及對詩詞策論有一定水準。
詩詞策論先放一邊,就拿主要的四書五經來說,單純從字數上看,四書五經僅僅只有十七萬字,想要死記硬背下來並不難。
不過科舉考試,可不只是讓你來默寫,而是取其中一段或者一句,來做規範格式的命題作文,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八股文。
想要寫好八股文,除了自己的理解外,還需要參考文宗大家的觀念論據,比如著名的程朱理學,然後模仿古人語氣「代聖人立言」。
用最簡單粗暴的解釋,所謂的科舉八股文,簡直就是考前人的「讀書筆記」!
放在後世想要買什麼高考練習冊是很簡單的事情,誰還沒有過兩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但是放在古代,不是書香世家或者富紳官宦,想要有個龐大書庫,收藏這類「科舉教輔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較沈憶宸還算幸運,雖然被趕出成國公府,但至少還能在外院家塾附學,享受着古代堪稱頂尖的教育資源。
目前沈憶宸需要做的,就是把這教育資源轉換為實際成果,而沒有外掛跟系統的幫助,那麼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剩下自己的努力了。
「夫子說的對,還是得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