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卻未嘗沒有脅恩自重的傾向。
且這種傾向,近些年來愈發的明顯。
這本也是南山先生原本執意告老還鄉的原因之一。
「好了!閒話不多說,今夜還很長,我要說的東西有點多,並且很雜,你仔細聽。」
「如果有不解的地方,先不要問,疑問積攢夠十個之後,你再一起問,如果始終不滿十個,那就不要問,自己想。」南山先生說道。
葉楚蕭點了點頭。
見南山先生對着一旁涼亭下的石凳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葉楚蕭便坐了過去。
而南山先生則是隨意的掏出一沓書籍,擺放在石凳旁的石桌上,隨後翻開一本書,先以書中的內容開始了今夜的傳授。
葉楚蕭凝神細聽,起初只認為,南山先生是在解析一些經典的典籍,其中夾雜了一些自身的見解。
但是漸漸的,他卻聽入了神。
南山先生並不只是單純的解析典籍,而是以多種不同的方式、角度、方向,去拆解一些經典的修行疑問。
最後他往往並沒有給予葉楚蕭一個固定的答案,反而是將更多的疑問留給了葉楚蕭。
葉楚蕭本能的想要提問,但又想到了之前開講時,南山先生的叮囑,便將疑問暫時壓下,存放在心底,等攢夠了之後,再提問。
只是隨着講課的深入,葉楚蕭卻發現,他似乎無法收集夠十個疑問。
一些問題,在後續的講課之中,他便漸漸的有了方向和想法,不再需要南山先生的解釋。
還有一些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再回頭去想,卻又覺得根本不值一提,本沒必要去糾結。
將問題放一放,很多難題,似乎就已經迎刃而解了。
能解開的,自然都會解開。
解不開的,又已經無所謂。
這似乎又是一種智慧和人生態度。
但對於這種態度,葉楚蕭本身並沒有全盤接受。
它存在着正面的部分,也存在消極的部分。
南山先生一本書一本書的解讀着,而在講解的過程中,他的經驗、智慧、思想、積累,已經不斷的流淌出來,被葉楚蕭吸收,轉化為一面鏡子。
直面南山先生的積累與思想,並不是要成為他,去走他的老路。
而是以他為參照物,通過南山先生來定位自身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
此時葉楚蕭的腦海中,思想與智慧,正在不斷的碰撞、燃燒,一點一點的靈感,現在雖然還不足以徹底成型,但是基礎已經打下,葉楚蕭只需要等待一個更加合適的契機,就能將這些積累,全都轉化為真實的動力。
這一講,時間匆匆,難以計較。
直到第二天的中午,南山先生才很是疲倦的合上手中的最後一本書。
「行了!就到這裏吧!」
「我這些年,總結、積累的精華,都已經傳達給你了,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南山先生問道。
葉楚蕭想了想,搖了搖頭:「我有問題,但不該問您了!」
說罷站起身來,衝着南山先生抱拳一禮。
雖然這本是一樁交易,但是南山先生對他確實有傳道受業解惑之恩,對他修行的積累加速,也有數不清的好處,這一禮···理所應當。
「你明白,就最好不過了!」
「南山齋筆錄,你可看可不看,那本來就是留給笨人的蠢辦法,照貓畫虎能成個什麼氣候?」
「要真那麼有用,溫家人也不會將它放出去了。」
「其實精華部分,當初他們公佈的那些誘餌里,就已經佔了大半。」南山先生坦白說道。
「啊?」葉楚蕭倒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這回事。
果然,無論在哪個世界,當權者的套路就是多,讓人防不勝防。
「那就真沒用了?」
「他們就不擔心事後惹了眾怒?」葉楚蕭納悶道。
南山先生道:「領悟不了多少東西,那是筆錄的問題嗎?那分明就是領悟者自身積累不夠,智慧不足。」
「總會有積累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