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張光宗去公社開會。
桃園公社下轄13個大隊的大隊長全都到齊了。領導還沒到。
大家經常一起開會,互相都認識,這會就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小話。
張光宗找到自己最熟的楊家村大隊的大隊長楊福田,問他:「知道啥事不?」
楊福田搖搖頭,「不知道,小王沒說。但是我心裏有點猜測。12月22號的報紙看了嗎?」
「看了。」
每天的報紙他都看,沒有遺漏的。
「上面的最高指示啥內容,你還記得不?」
張光宗想了想,他的記性其實不錯,看過的內容大部分都會有印象,但是他看報不會特意去記時間,這會就不太想得起來那天的具體內容。
但是,最高指示,又和農村息息相關的,就是那篇《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閒飯》了,裏面說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
「所以,城裏孩子真的要來了?」
楊福田嘆了口氣,「有可能。待會聽聽李書記怎麼說吧。」
話音剛落,李書記就到了。
這位李書記年紀不大,名叫李志華,四十歲左右,是上面指派下來的。
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公社主任兼副書記鍾良才,倆人年紀差不多大。
別看他們有「編制」,屬於「公務員」,但是,人民公社就和大隊一樣,屬於群眾自治組織,並不算是一級政府。
人民公社的領導管的事情又多又雜,包括具體的生產安排都要管,所以,書記和主任並沒有什麼架子,和群眾也能打成一片,和他們手下的大隊長們更是熟悉得很。
李書記和鍾主任一來,大隊長們停止了私聊。
李書記笑道:「今天把你們叫來,是有件事要說一下,你們應該也都看報紙了,知識青年要上山下鄉,紮根農村鬧革命。公社也收到了縣裏傳達下來的指示,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城裏來的知青。
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了,不過規模不大,而且他們大多數都去了邊疆,和咱們公社、生產大隊沒多大關係。這回不一樣了,他們要到生產隊去插隊,連帶着戶口、糧油關係都要一起轉過來。
這些知青有可能來自咱們曲水縣、任城市,甚至來自全國的其他城市,目前都還不確定,縣裏已經成立了知青辦,如果有知青安排過來的話,知青辦會聯繫我們。到時候我們會合理分配給大家。
這些都是後話。
咱們現在有一些具體的工作要安排下去,接下來就讓鍾主任給你們講一講。」
鍾主任清了清嗓子,笑道:「不是什麼大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簡單理解,就是城裏的沒有工作的年輕人要到農村去,那麼什麼是城裏的年輕人呢?不光是市裏的、縣裏的,還有咱們公社的。
咱們公社也有一些非農戶口,但是又暫時沒有工作的年輕人,這批年輕人,也在上山下鄉的範圍內。我們的上山下鄉工作就從他們開始。現在公社這邊正在做統計,等到統計完了就會分配給大家。你們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起來了。
知青下鄉以後,需要有住的地方。具體怎麼安排,由大隊自行決定。但是我和李書記商量了一下,我們不主張讓知青住到社員同志們家裏。大家的生活習慣可能會不一樣,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我們建議專門修建知青點。
知青下鄉是有補助的,給知青本人一部分,給大隊一部分。給大隊的這部分就是專門用來建房、準備他們插隊幹活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的。
但是因為暫時不知道派給每個大隊的都有幾個人,所以需要你們先把房子建起來,等到安排人過去的時候,補助款一塊過去。你們先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