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被迫率眾出降,其部將解象、王良、鄭大彪、李畹各擁兵萬餘,亦均被張須陀鎮壓。
王德仁,汲郡人,隋末起義軍將領,於林慮山擁眾數萬,後依附於李密。王德仁於衛州截殺李密心腹左長史房彥藻,為李密部下徐世積擊敗,與武安通守袁子干一起投奔唐王李淵,受任為鄴郡太守,後卒於任所。
王須拔,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起義部眾發展到十餘萬人,自稱漫天王,國號燕,史稱王燕帝國或漫天帝國。其後,轉戰於河北、山西一帶,曾攻克高陽,在攻幽州時,不幸身中流矢死亡,其部眾遂歸亞帥魏刀兒統領。
魏刀兒,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與上谷人王須拔同時起義,眾至十餘萬,自稱「歷山飛」。遣將甄翟兒率軍攻太原殺隋將潘長文。王須拔死,餘眾歸他統率,後據深澤,活動於冀、定二州之間,稱魏帝。竇建德偽與聯合,他麻痹無備,為竇建德所襲擊,部將將他執送建德,被殺,餘眾由竇建德統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楊公卿,隋末義軍首領,王世充將領。與單雄信擊敗李元吉的部隊,斬殺唐行軍總管盧君諤。王世充向李世民投降,楊公卿、段達、楊汪、單雄信、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張童仁、朱粲等十多人,被綁赴洛水的小洲上斬首示眾。
盧明月,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涿郡涿縣人。率十數萬人攻入祝阿縣並帶領起義軍十餘萬人屯據在祝阿。隋將張須陀大軍與盧明月對峙十數日,張須陀開始撤退,盧明月追擊,秦叔寶、羅士信率兵一千人偷襲盧明月的大營,盧明月大敗,率軍十萬攻打淮陽郡、襄城郡。從而轉戰於河南涯北一帶,發展到四十萬人,聲勢極為浩大,授封「無上王」,後在南陽與江都通守王世充作戰中失敗,被斬殺。
呂明星,隋朝隋煬帝時的起義領袖。和帥仁泰、霍小漢等眾各萬餘,攻擾濟北,張須陀進軍擊退他們。率眾數千人圍攻東郡,武賁郎將費青奴將他擊斬。
張善相,許州襄城人也。大業末,為里長,每督縣兵,逐小盜,為眾所附,遂據本郡,歸於李密。密敗,以城歸國,高祖授伊州總管。王世充數攻之,善相頻遣使請救。兵既不赴,城中糧盡,自知必敗,謂僚屬曰:「死當斬吾頭以歸世充。」眾皆泣曰:「寧與公同死,終不獨生!」後城陷被擒,送於世充,辭色不撓,罵世充極口,尋被害。高祖嘆曰:「吾負善相,善相不負吾。」封其子為襄城郡公。
孫宣雅,隋末渤海人,農民起義軍首領。起義於豆子岡,聚眾十萬餘人,稱「齊王」。先後會合王薄、郝孝德等起義部隊,南攻章丘,並與張金稱、高士達部合兵攻破黎陽倉,活動於河北一帶。
郝孝德,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平原郡人。聚眾多達數萬人,和王簿、孫宣雅等起義部隊聯軍十餘萬人,進攻章丘,被隋將張須陀擊敗,後活動於黃河以北。
管崇,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晉陵人,隱居常熟。率眾起義,遣部將陸顗渡江夜襲屯兵揚子的隋將趙六兒部,破其兩營,繳獲大批裝備,士氣大振,部眾發展至十萬人,轉戰江南一帶旋與另部義軍首領朱燮共推劉元進為主,稱天子,管、朱兩人為尚書僕射,毗陵、東陽、會稽、建安等地群眾紛紛響應。
隋煬帝派大將軍吐萬緒、柱國魚俱羅率兵渡江南下,與義軍相遇於茅浦,義軍退守曲阿,結柵為壘。管崇、朱燮屯兵常州,連營百里,堅持百餘日,敗退黃山,朱燮與500多義軍戰死,2萬多義軍及家屬被俘。劉元進、管崇退守建安,以待再戰。隋吐、魚兩將認為「賊勢浸盛,敗而復聚,非歲月可平」,加之「士卒疲敝」,請求「息甲待至來春」、煬帝以「敗衄」、「怯懦違詔」罪,將兩人罷官處死。另派江都郡丞王世充率淮南兵數萬前來鎮壓,一過江就受到義軍狙擊,損失千餘人,世充被迫退保延陵柵。義軍手持茅草,順風縱火焚燒隋營,不料風向突變,煙火撲向義軍,隋軍乘機反攻,與元進在戰鬥中犧牲。
朱燮,曾出家為道士,通經史,習兵法,任崑山縣博士。率數十學生起義,以「民苦役者,赴之為歸」,與晉陵義軍領
第十九章 隋末起義軍——張金稱、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