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秦趙兩國曾有宿怨,但在上一次合縱攻燕之際,秦國將領竟與趙國將領宛如親兄弟般親密無間。
然而,這一切很快便被燕王察覺,他當機立斷,指揮麾下眾將抵禦秦趙聯軍的進攻。
要知道,秦國距燕國路途遙遠,若要出兵攻打燕國,勢必得途經趙國或魏韓等國。
不知為何,秦趙兩國竟能摒棄前嫌,結盟攻燕。
唯有趙秦兩國君主心知肚明,燕國近期的變革已對自身地位構成威脅,故而發兵攻打燕國領土。
但燕國君主亦非愚鈍之輩,明知大敵將至。燕王暗中遣人向其他國家傳遞情報。
不求他國相助,只求免遭殺身之禍,如此方才逃過一劫。
戰役結束後,燕王如願取得此役勝利,身為戰勝國之燕王,有權向他國提出條件。
此乃自古以來之規矩,亦是戰場上勝者之資格。
恰似前幾次合縱攻秦與攻趙之時,雖合縱攻趙之際秦國未守承諾。
然各國亦無法腆顏索求,蓋因秦乃強盛之國,自身國家弱小。若觸怒秦,恐將致亡國之禍。
此理各國首腦自是心中瞭然。
如今燕國已然崛起,其他諸國懼之,亦不約而同一齊諂媚燕國,於此間,秦趙兩國亦步魏之後塵,竭力討好燕王。
非是他們畏之,實乃秦趙二君主深知,此時向燕王進貢,不過是欲討好燕國而已。
聽聞這裏之後,趙孝成王微微頷首,表示認可。儘管他年事已高,歲月的痕跡已然爬上了額頭,但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卻依然透露出昔日的威嚴與果敢,仿佛時光並未削弱他分毫的豪情壯志。
此時,台下的眾多武將們個個身姿挺拔、威風凜凜;而文臣們則神情肅穆、正襟危坐。他們皆全神貫注地聆聽着身旁那位風塵僕僕的斥候詳細稟報情況。
只見那斥候面色凝重,聲音洪亮地道。
「諸位大人,如今局勢變幻莫測啊!想當初秦趙兩國合縱攻燕,本以為勝券在握,誰知這燕國竟能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中異軍突起,一躍而成大國。現如今,天下已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難道從此以後,這天下大事就要由這三家說了算嗎?若是魏、韓、楚三國也幡然醒悟,效仿燕國進行變革圖強,那到時候恐怕天下再無弱小之國矣!遙想當年,這三國也曾有過無比輝煌的時刻,可如今卻也逐漸式微,風光不再啦。」
話音剛落,台下的藺相如和李牧相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地向前一步,恭敬地向趙孝成王拱手施禮,齊聲說道。
「大王,依微臣之見,當務之急乃是大力鼓勵農耕蠶桑之事,同時務必將人口生育計劃妥善推行起來呀。唯有如此,方能確保我趙國國力昌盛不衰,足以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天下形勢。」
趙孝成王聽後,撫須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道:「兩位愛卿之言甚是有理,只是這鼓勵農耕蠶桑與人口生育之事,具體該如何施行,還需細細斟酌。」
藺相如上前一步,朗聲道:「大王,臣以為可頒佈政令,凡開墾新田者,減免賦稅三年,多育子女之家亦可得官府賞賜錢糧。」
李牧也接着說道:「大王,還應派兵保護耕種之地,以防他國侵擾,讓百姓安心勞作。再者,可設立專門學堂,傳授先進農桑技藝。」
趙孝成王眼睛一亮,贊道:「二位愛卿思慮周全,就照此辦理。」
就在這時,一名謀士站出,憂心忡忡道:「大王,那燕國崛起迅速,其必有獨特之處,我們是否派人前去探查一番?」
趙孝成王看向眾人,問道:「眾卿意下如何?」藺相如回道:「大王,此事可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趙王當下便下令選派精明之人前往燕國暗中查探國情。
於是,一名叫馮遠的年輕探子領命出發。他一路北上,扮作行商模樣潛入燕國。
馮遠發現燕國大興水利,許多河
第44章 我們要鼓勵農桑,計劃生育必須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