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是告天下書,不同於以往,沒有罪己詔,也沒有多少檢討的話術。
通篇只是對戰事的還原,對塵王和正隆的歌功頌德,還有這一戰的功過。
告文詳細敘述了異族發動戰爭的罪行,並介紹了上京城易主,大乾岌岌可危的形勢。
隨後正隆南下匯合塵王反攻,一舉奪回上京城,並追擊敵軍,獲得豐厚戰果云云。
蠻族滅族,勾麗國主身死,西番主帥耶律安身死,異族百萬大軍中,只有西番數萬兵逃回西番。
這些都是事實,百姓民眾當然無異議,都歡欣稱讚。
正隆昏庸的名頭終於沒了,陸塵也是成了護國戰神般的存在。
這並不是誇張,而是是所有人的共識。
不說百姓,哪怕儒家,甚至李右昌和李淳罡之流,都對陸塵力挽狂瀾的舉動佩服至極。
接下來便是詳述的戰鬥經過,並着重提了立功的人。
比如臨危不亂的王成道和成松,穩固後防,專注後勤補給的許青雲。
三千鐵騎剿滅勾麗大軍的蕭六安,生擒蠻王的宋小義,率淨廠和警衣衛提供情報支援的魏忠義...
然後便是對已死之人的緬懷。
比如那濟東府慘死的名儒世家。
為掩護正隆逃走而身死的玉蓉太后和閣老劉元甫。
被生擒而色不改,飽受折磨而不屈服,最終被惱羞成怒的勾麗人屠殺的勛貴官員…
呃~
看告示的人不由一愣。
這些和他們所知的情況有很大出入。
名儒世家貌似啥也沒幹,也未聽從許青雲要求遷移的命令,算是咎由自取吧。
不過讀書人的祖宗都死了,給個名號不過分,算是遮羞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后和首輔也不是為掩護,據說兩人還勸皇上投降,算是拖後腿的。
可好歹是皇上的親媽和岳丈,皇家也是要臉面的。
至於最後那條,就純屬瞎扯了。
明明都是群投敵的,怎麼就成了不畏強權的烈士了?
官官相護啊!
說白了,都是遮羞布~
不過接下來提到的人,無不讓人服氣。
率民眾守城三日,至死未出轄地的西山巡撫。
鎮西名將蒙陰,斷頭嶺拒敵二十日,面對一倍的西番軍死戰不退。
哪怕被繞後夾擊,依然身先士卒。
奈何最終屍骨無存。
北將趙夢龍,臨危受命,固守定陽讓蠻軍不得寸進。
奈何府兵譁變,最終落得個墜城而亡的下場…
這些人都是英雄,真正的烈士!
圍觀的人看到這裏,無不眼圈發紅。
而接下來說到的,便是一位頗受爭議的傳奇人物。
軍聖蕭南索!
在百姓眼中,鎮北軍的下落,一直是個謎。
民間猜測的版本,不是反了就是陣亡,而在這告文中,給了詳細的解釋。
蕭南索因下屬謀反,兵力不足,無奈只能入北境屠蠻人,打算攻敵之必救。
沒奈何,因為叛軍阻攔,最終還是晚了一步。
於是屠族成真,直接滅了整個蠻族。
後又繞道入勾麗,配合塵王前後夾擊,斷了勾麗潰軍的退路,最終致勾麗國主身死。
此刻,蕭南索正率軍殺入勾麗,報勾麗入侵之仇。
好傢夥,此細節一經披露,眾人才知道,原來是錯怪了蕭南索。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