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八月,長達四個月的鏖戰,曹操不斷分化黃巾賊兵,由之前的重點打擊戰略,改為了襲擾、堵截等多戰積勝的軍略。
逐步擊垮了青徐賊寇的鬥志,同時,多次親自率軍攻伐其糧道、軍械輜重,以耗損其本為主,取得了極大的戰果。
這四個月來,曹操的兵馬越打越多,軍勢越發的強盛。
而且,那些原本剛剛進營的新丁,經過了多次交戰,逐步蛻變成了老兵,在生死之門走過一遭的人,無論是心態還是膽略,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臨近秋收的當下,曹操又在前幾日給這些青徐黃巾散出一個足以令他們絕望的消息。
這幾日來,我曹軍未曾進攻。
我在等糧食收成。
你們在等什麼?
再加上曹操沿途收受降兵,逐步重視耕田,重用寒門、白身出身的人,唯才是舉大開門路。
有些青徐統領猛然間反應過來。
他這種政策,本身也是反士族,反漢之舊制的?!
我們造反也不也是反他們嗎?!
那,是友軍啊!
這還打什麼!?
於是在急切想要投降的心理下,這樣的理由於所有人心中都狠狠地紮根,首領們一拍即合,逐漸只剩下了一個聲音。
「投降!」
八月底。
崩潰的青徐黃巾足足百萬之眾,拖家帶口投降於兗州,任由曹操安置,一開始,他們還不知曹操會怎樣對待。
畢竟這麼多人,等秋收之後分來了糧食,恐怕要折損全境的一半,也許還會動用軍糧。
不少人都擔憂,兗州當地士族和當地百姓,會反對收降,畢竟他們對於兗州來說是禍亂之源。
有罪於當地,若是壓不住怎麼辦?
可結果大出意料之外。
曹操是拿着政令來收降的,這就足以說明他早就想好了如何安置這百萬青徐降卒與流民。
百萬人,分化下來有大半都是能夠勞作的人丁,哪怕是婦孺,都可干點手藝活兒,不至於無所事事。
其餘人,三十萬降卒分到軍營中,選出精銳進入營地,日夜操練調訓,由曹操主領,而剩下的則是歸作屯民,以屯田耕地為生。
至於安置,自然可隨軍而行。
日後每下一城,便需跟隨而去,就地耕種勞作,或是築牆壘寨,為攻城拔寨的兵馬修築穩固後事。
如此他們既是軍籍,也非軍籍。
既是本民,也非本民。
但一定不是流民。
為了鼓勵這些人勞作,曹操還設立了勵令,勞作出色、勤懇者,每年選出數百人,得固居之地,錢糧賞賜,贈予田土。
這些政令出來,所有降民別說根本沒有選擇,就算是有選擇,也會立刻歸降!
原因無他,他們本來就是農戶,當年起事之前,就是因為田土不收,吃不飽飯,故而流離失所。
又因當地官吏橫徵暴斂居多,弄得民不聊生。
才會積壓怨恨而反,那是為了吃飽飯!
現在跟着曹操,不光可以吃飽,在若干年後還可得固居之地,等同於身份由賊寇一下又變回了預備的大漢子民。
有這等機會,誰人又不願?!
而且曹操用兵,的確也是把他們打服了,自從壽張埋伏鮑信差點得手之後,再也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青徐黃巾多次被打得抱頭鼠竄,進山躲藏。
相比之下,曹操威名不比幽州公孫瓚,也不比冀州袁紹。
但他的能力,卻是令人敬佩,和之前的劉岱等非是同等之流,用兵快且狠,其心思更是難以揣測,用奇無窮也。
百萬人在兗州歸降,四周州郡也都不再太過戒備擔憂,但徐州、南陽、揚州等地的諸侯聽聞此事,也各自都有新的煩惱。
此時,東郡鄄城之外。
曹操和鮑信引軍回來。
進軍營後,兩人並肩而行,朝宿衛營而行去。
曹純在前方引路,一行人春風滿面,笑意不斷。
第六章:他好有道理,我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