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工作中,演講是很常見的一種工作形式。然而,有的人的演講讓人記憶猶新,有的則讓人淡忘已久。效果之所以不同,就在於語言的運用。因此,要使演講成功,我們必須注意語言上的要求。
●口語表達應具備較好的聲音
古今中外,很多有巨大成就的人,都十分重視演講的口語表達藝術,並刻苦訓練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古希臘民主派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為了克服演講發音不清的先天毛病,經常嘴含石子發奮苦練,終於成了著名的演說家。美國總統林肯、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他們重視演講口語表達藝術訓練的程度,迄今被人們傳為佳話。孫中山、毛**、周恩來等偉大人物演講的口語表達能力,也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人演講時,講稿並不十分理想或根本沒有講稿,只因掌握了口語表達技巧,具備訓練有素的口語表達能力,講起話來就有聲有色,令人鼓掌喝彩。可有的人卻不然,稿子寫得並不差,可經他一講,不是哼哼哈哈,就是重複囉嗦,令人生厭,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不重視口語表達藝術,不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見,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演講的成敗。
1.聲音正確清楚
為了有效地表達出演講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要求吐字正確清楚。如果發音不對,聽眾就不知其所云。
要達到正確清楚的標準,需從兩方面努力:一是要正確運用發音器官。發音器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器官在發音過程中只有協調配合,才能形成正確清楚的語音。二是要注意會場空間的大小和擴音器的使用。演講者一定要視會場空間的大小來控制自己的聲音,使每個聽眾都能聽得清楚明白。使用擴音器也要注意保持距離適度。
2.聲音有力、耐久
演講的聲音除了要符合上述要求外,還需要有力、耐久。為此,演講者一定需要克服喃喃自語的演講習慣,在演講的時候,要有力度,讓人感受到鼓舞和振奮。聲音如果沒有力度,就無法起到感染聽眾的作用。
此外,演講時,聲音還需要持久。有的演講者開始演講的聲音還可以,比較有力量,但慢慢地,越講越沒勁了。這種有始無終的聲音,必將大大削弱整個演講的效果,聽眾會對演講者的自信心表示懷疑,進而懷疑演講的內容。演講的嗓音是否優美,直接影響到演講的效果。演講的嗓音運用有其內在的規律,經過訓練是可以提高的。
●口語表達應注重鄭重性
演講的鄭重性具體表現在口語表達方面,則是選詞用語規範、恰當,重音、停頓、速度、節奏使用適當,語言中肯有力,語調和諧自然。
選詞用語規範、恰當,主要是指用詞準確、恰當,用語合乎語法,符合邏輯。演講者選詞用語不僅要從詞語的意義、感情色彩和語法特點等語言因素上斟酌推敲,而且要從國家政策、演講者身份、講話場合等因素上考慮,使演講的語言規範、嚴密。反之,使用生活中的一些俗語,信口開河地亂講一通,就會失去口語表達的鄭重性。
重音、節奏、語調等方面,也是體現演講者演講口語表達鄭重性的重要因素。在演講中,常常出現以下一些有失鄭重的口語表達現象:
第一種是演講的口語表達沒有重音,任意停頓,講話的速度很快,像「連珠炮」似的;節奏過於緊促,整個演講就顯得慌裏慌張。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恰當地控制口語表達的重音、停頓、語速和節奏。
第二種是口語表達的語言輕浮,亂用語氣詞,口頭語過多,不是「哼、哈」,就是「嘛、啊」。有人曾對某位演講者的這種毛病做過統計,竟然在10分鐘演講之內,說出150多個「啊」字,平均4秒鐘一個,這樣一來破壞了語言的一般規範,肢解了語句的意義,必然會使演講失去口語表達的鄭重性。
第三種是不能正確運用語調,語調沒有起伏變化,平淡而無聲色,甚至故作姿態、耍弄花腔、怪聲怪調。
以上這三種不良現象,勢必都影響演講者演講的鄭重性。
●善用幽默的表達方式
幽默、風趣的語言能
演講的語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