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字子丹,魏武帝曹操的族子,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曹真之父曹邵為曹操招募兵馬,後為豫州牧黃琬所殺害,曹操於是收養喪父的曹真。但另據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記載,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來與曹操相善,袁術部曲與曹操在豫州交戰,曹操一次外出時偵察時,遭遇袁術部曲追殺,幸得曹真之父冒名頂替,袁術部曲誤以為他就是曹操,遂殺之而去,使曹操躲過一劫。由此曹操想到秦邵恩德,因此曹操收養曹真,變易其姓,才轉姓曹,兩種說法莫衷一是。曹操收養曹真後,讓他與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猛,有一次射獵時被虎在後面追逐,曹真回馬射虎,虎應聲而倒,曹操壯其鷙勇,讓他成為『虎豹騎』中的將領,討伐靈丘黃巾軍後,被封為靈壽亭侯。
曹真年青時與同宗曹遵、同鄉朱贊一同仕於曹操,曹遵、朱贊早亡,曹真同情他們,上表將自己的食邑,分封給他們的兒子,得到准許。曹真每次征伐,都能與將士同甘共苦,軍費不足,就用自己家的錢財賞賜,所以士兵都願為他效力。劉備討伐漢中,曹真和曹洪、曹休以及雍州刺史張既,把蜀軍擊退。劉備又經過沔水,處置夏侯淵,在這個時候曹操命曹真擔任征蜀將軍,曹真與徐晃一起在陽平關,又將蜀軍擊潰,由此可見,曹真並非演義中那般無能,反之屢戰屢勝。曹操逝世之後,曹丕繼位登基成為新皇帝,曹丕見曹真平定西北功不可沒,便升曹真為大將軍,此時的曹真已是曹軍中最高統帥其一,這與他的軍事才華是不可分割的。
曹真稱得上是常勝將軍,從歷史記錄來看,沒打過敗仗,唯一的一次平局是他獲勝回到洛陽後,籌劃兩路伐蜀,曹真走子午谷南下,而司馬懿沿漢水進軍,意圖是分進合擊,直取蜀中,但是不巧的是行軍途中正趕上秋雨滂沱,連月不停,道路泥濘,棧道斷絕,只得還軍。這件天公不作美的事情,在《三國演義》裏則味道大變,成了孔明探知魏兵來襲,遂夜觀天文,知道月內必有大雨,於是只派出兩千士卒,去抵禦魏國四十萬雄兵,其餘部隊繼續休整,這樣的天機,司馬懿也看到了,唯獨曹真是睜眼瞎,這不是故意貶低曹真,就是故意抬高諸葛亮。
再從識才來看,曹真信賴長期駐守關中的宿將,張合、郭淮等人,並且拔擢新將才,郝昭、孫禮、王雙等人,這些都成為北伐軍的勁敵。相反的,諸葛亮並沒有讓他推心置腹的屬下,大小軍務一手包,用才方面也出問題,馬謖就不多提了,手下的魏延不能用,間接導致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火併。甚至連他手底下拔擢的人才,也無法體會老丞相的用心,蔣琬、費禕畏縮過了頭,不輕言北伐。費禕死後,姜維北伐過了火,大大虛耗了蜀國國力,這兩派其實都對諸葛亮的戰略思想不夠了解。至於戰才方面,兩方既沒決定性勝利,老是平手局面,又何來諸葛亮勝曹真之說?
相對於司馬懿,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其實是曹真,在歷史上,諸葛亮和魏軍一共交手了6次,前4次都是和曹真交手,最後2次才是司馬懿。曹真算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對手,可能羅貫中覺得曹真這種凡人,怎麼配跟諸葛亮這樣的神交手?於是就把前4次,一直在打醬油的司馬懿調來跟曹真搶戲。諸葛亮前兩次北伐,第一次據說壞事在馬謖身上,在此戰中諸葛亮命令用趙雲在箕谷做疑兵,成功吸引了曹真的主力,諸葛亮則乘機攻克了三郡,眼看就要繼續乘勝進軍,結果馬謖偏偏「違亮調度」,結果被張頜破了,蜀軍糧道被斷,被迫撤退,關於馬謖失街亭,幾乎所有人的人在罵馬謖。
然而想想馬謖是什麼人,一個從沒打過仗的書呆子,之前唯一的亮點就是說了一句「攻心為上」。張頜是什麼人?馬謖吃奶的時候,張頜已經和麴義在界橋全殲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名揚天下了。馬謖並沒有像三國演義里,在眾人面前誇下海口,說我要是守不住你就殺我全家一類的話,史書對於馬謖掛帥的記載是「亮違眾拔謖」,馬謖基本就是在諸葛亮的力挺下硬着頭皮掛帥的。叫書呆子馬謖帶着3萬人,阻擊一個帶着5萬人的身經百戰的名將張頜,就算馬謖全聽諸葛亮的,只怕也沒什麼好果子吃。
第一次北伐吃了癟以後,到了冬天,諸葛亮再次迫不及待帶着數萬人出兵北伐,這次曹真「料敵先機」,早就先在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