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史事講將1 > 第二十六章 《幾何原本》——徐光啟

第二十六章 《幾何原本》——徐光啟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諡文定,上海人,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入天主教,教名保祿,較早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的天文、曆法、數學、測量和水利等科學技術,畢生致力於科學技術的研究,勤奮著述,是介紹和吸收歐洲科學技術的積極推動者,為17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光啟,生於上海縣法華匯一個小商人的家裏,當時的法華匯還不是城市而是鄉村,四周都是種滿莊稼的農田。徐光啟小時候進學堂讀書,就很留心觀察周圍的農事,對農業生產有着濃厚的興趣。

    青少年時代的徐光啟,聰敏好學,活潑矯健,當時人們說他「章句、帖括、聲律、書法均臻佳妙」,喜歡雪天登城,在龍華寺讀書時喜登塔頂,考中秀才以後,在家鄉和廣東、廣西教書,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廣泛閱讀古代的農書,鑽研農業生產技術。由於農業生產同天文曆法、水利工程的關係非常密切,而天文曆法、水利工程又離不開數學,他又進一步博覽古代的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著作。

    徐光啟,受聘去韶州任教,二年後又轉移至潯州,在韶州見到了傳教士郭居靜,這是徐光啟與傳教士的第一次接觸。在郭居靜那兒,第一次見到一幅世界地圖,知道在中國之外竟有那麼大的一個世界;第一次聽說地球是圓的,有個叫麥哲倫的西洋人乘船繞地球環行了一周;第一次聽說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製造了天文望遠鏡,能清楚地觀測天上星體的運行。所有這些,對他來說,都是聞所未聞的新鮮事,從此,他開始接觸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學,知識更加豐富了。


    徐光啟由廣西入京應試,本已落選,但卻被主考官焦竑於落第卷中檢出並拔置為第一名。現在看來,徐、焦二人都主張文章學問應該「益於德,利於行,濟於事」,或許在經世致用思想上的一致,徐光啟才被焦竑賞識並被拔置第一的,但不久焦竑被劾丟官,轉年徐光啟參加會試也未能考中進士,他便又回到家鄉課館教書。

    在同郭居靜交往的時候,徐光啟聽說到中國來傳教的耶穌會會長利瑪竇精通西洋的自然科學,就到處打聽他的下落,想當面向他請教,得到了利瑪竇正在南京傳教的消息,即專程前往南京拜訪。

    利瑪竇是意大利人,原名叫瑪太奧·利奇,從小勤奮好學,對數學、物理學、天文學、醫學都很有造詣,而且擅長製作鐘錶、日晷,善於繪製地圖和雕刻,三十歲從神學院畢業,利瑪竇被耶穌會派到中國來傳教。為了便於同中國人交往,刻苦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和古代文化,換上中國的服裝,按照中國的禮節和風俗習慣進行活動,還為自己取了利瑪竇這樣一個中國名字。

    徐光啟見到利瑪竇,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情,希望向他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利瑪竇看他是個讀書人,也想向他學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並熱衷發展他為天主教徒,就同他交談起來。他們從天文談到地理,又談到中國和西方的數學,臨別的時候,利瑪竇對徐光啟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的請求未置可否,卻送給他兩本宣傳天主教的小冊子。一本是《馬爾谷福音》,講的是耶穌的故事,另一本是《天主實義》,是利瑪竇用中文寫的解釋天主教義的書。經過三年的考慮,徐光啟在南京接受洗禮,全家加入了天主教,後來徐光啟一直是教會中最為得力的幹將。

    徐光啟在未中進士之前,曾長期輾轉苦讀,在破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後,深知流行於明中葉以後的陸王心學,主張禪靜頓悟、反對經世致用,實為誤國害民。有人記述徐光啟當時的變化說:「嘗學聲律、工楷隸,及是悉棄去,習天文、兵法、屯、鹽、水利諸策,旁及工藝數學,務可施用於世者。」還有人記述說「公初筮仕入館職,即身任天下,講求治道,博極群書,要諸體用。詩賦書法,素所善也,既謂雕蟲不足學,悉屏不為,專以神明治歷律兵農,窮天人指趣。」徐光啟思想上的如此轉變,使他的後半生走上了積極主張經世致用、崇尚實學的道路。

    徐光啟考中進士後,擔任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職,在北京住了下來,在館所撰課藝,如《擬上安邊禦敵疏》、《擬緩舉三殿及朝門工程疏》、《處置宗祿邊餉議》、《漕河議》等,表現了徐光啟憂國憂民



  
徐夏半生推薦:  史事講將  
隨機推薦:  校花的貼身高手  靈域  大官人  不滅武尊  天道天驕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史事講將1"
360搜"史事講將1"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