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蜀王,並命我進攻荊州。
但荊州劉御非等閒之輩,麾下能人異士眾多,且與其他諸侯多有交好。
若我貿然進犯,恐難成功。」劉焉言罷,帳內一片沉寂,眾人面面相覷,各懷心事。
劉瀚眉頭緊鎖,率先打破沉默:「父親所言極是。荊州劉御實力雄厚,若我們貿然進攻,只怕會損失慘重。」
張任聞言沉思片刻後道:「主公所慮極是,但聖旨已下,若公然抗命,恐會引來朝廷震怒和四周諸侯的圍攻。
不如我們先假意應命,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
嚴顏點頭附和:「張將軍言之有理。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加強邊防建設,訓練士卒,同時派遣細作潛入荊州刺探情報,為將來一戰做好準備。」
黃權則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主公,蜀地乃我們之根本所在,若與荊州開戰必會擾亂民生、動搖國本。
不如我們先加強與周邊部落的聯盟關係、拓寬貿易渠道以增強國力;同時派遣使節前往荊州探其虛實或可化干戈為玉帛。」
賈龍沉思片刻後目光如炬:「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認為當務之急是確認這道聖旨的真偽及朝廷的真實意圖。
楊堅雖假借聖旨行事但朝中勢力錯綜複雜未必全受其擺佈。我們可以嘗試聯絡朝中忠良共同商討對策。」
程郁聞言微微一笑:「賈大人所言極是。
我們可一邊籌備戰事一邊派遣密使暗中聯絡各方諸侯尤其是那些對楊堅不滿的勢力共同商討應對策略或許能找到更為穩妥的解決之道。」
李異、楊懷、雷銅等武將則紛紛表示願領兵出征保衛蜀地安寧但亦贊同先謀而後動的策略。
劉焉聽罷眾人之言心中已有計較。他緩緩站起身環視四周沉聲道:「諸位之言皆乃肺腑之語吾心甚慰。
蜀地乃吾等之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吾意已決先按張將軍與黃大人之策行事,加強邊防積蓄力量的同時。
派遣細作與密使探明形勢聯絡諸侯共商大計,以待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至於聖旨真偽及朝廷動向,我將親自處理,確保蜀地免受外患侵擾。
言罷,劉焉揮手示意眾人散去,心中卻暗自盤算着更為深遠的佈局。
現在唯有步步為營,方能在這亂世之中,保得蜀地一方平安,乃至圖謀更大的霸業。
冀州之地,魏郡之域,鄴城巍峨矗立,見證了無數風雲變幻。
秦昊自從接到封自己為秦王兼司州牧的聖旨後,立刻率領麾下雄師離開虎牢關,浩蕩回歸冀州故土。
鄴城之內,燈火闌珊,秦昊步入書房,召喚范增、白起、王翦、王猛、李善長、張儀等一眾智勇雙全之士,共商應不應該接下這道聖旨。
書房之內,燭光搖曳,映照着一張張堅毅而充滿智慧的臉龐,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既凝重又激昂的氣息。
秦昊端坐案前,眉宇間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霸氣,他輕輕摩挲着那道閃耀着金色光輝的聖旨,眼中閃爍着深邃而堅定的光芒。
「諸位先生,」秦昊的聲音沉穩而有力,迴蕩在書房的每一個角落,「這封聖旨,既是朝廷對吾等功績的認可,亦是一場權謀與策略的考驗。
秦某自問,自起兵以來,南征北戰,為的是平定亂世,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而今,封我為秦王,兼司州牧,看似榮耀加身,實則暗流涌動。」
范增撫須沉吟,目光如炬:「主公言之有理。楊堅此舉,意在分化我等諸侯,使其相互牽制,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然則,主公若不接旨,恐有違天命,引起朝野非議,更可能激發其他諸侯的敵意。」
白起聞言,劍眉緊鎖,沉聲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
第三百四十八章:趙匡胤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