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建成的失敗,支持他的世家慘遭李世民清算,導致本身就是世家子出身的李淵手中權利被李世民麾下的寒門士族大肆侵吞。
最終在武德九年,徹底失去反抗能力的唐高祖李淵無奈傳位給李世民。
隨後,不甘失敗的關隴氏族趁李世民剛登基稱帝不久,暗中勾結突厥頡利可汗引兵南下試圖迫李世民就範。
豈料頡利可汗人慫膽弱,在率部南下時被李世民沖陣生擒麾下酋長執失思力而心生恐懼,最終在李世民主動隱忍下在渭水邊和解。
史稱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麼」
武德九年,看着頭頂光幕中自己跟別人把酒言歡的畫面,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寒光。
…
【勾引吉利可汗覆唐失敗後,被李世民徹底踢出朝堂的關隴士族不甘就此流亡,便暗中聯絡隋朝降將羅藝,以其跟李世民早年仇怨為引激其兵變,試圖推翻李氏唐朝。
豈料羅藝在反叛途中被李世民安插的人所殺,此事最終無疾而終。
至此,經過李世民三番五次的清洗,從晉末以來掌控華夏北地數百載,由塞外胡族、北地漢民聯合組成的關隴集團遭到致命打雞,再沒有了主導世界的能力,並最終在唐朝後世帝王的連番打擊下隨唐而歿,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而在初步掌控住朝堂後,李世民也開始了他獨有的政治整頓。
貞觀三年,李世民以并州都督李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滅東突厥。
貞觀八年,右驍衛大將軍、褒國公段志玄擊吐谷渾,追亡逐北八百多里。
貞觀九年,大總管李靖、侯君集、李大亮、任城王李道宗等人率大軍平定吐谷渾,活捉吐谷渾王慕容伏允。
貞觀十三年,大唐鄰番高昌國主麴文泰因貪圖絲綢之利私自斷絕西域與中原的往來,李世民派其麾下大將侯君集率兵出。
次年,高昌國滅。
貞觀十五年,薛延陀部落犯邊,兵部尚書李勣於諾真水大敗薛延陀軍。
貞觀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因受其身邊舊有世家族子挑唆,加之其父李世民常年寵愛於其同母弟李泰,心生驚懼下,試圖效李世民故事重塑玄武門之變。
結果謀士不密被李世民平叛,隨附漢王李元昌、侯君集等人被處死。
同年,晉王李治為皇太子,魏王李泰降等人封為東萊郡王。
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至此,這位南征北戰一生殺伐的武皇帝徹底落幕。
他的一生,知人善任,不問出身,不計前嫌,無論前朝舊臣還是敵陣降將,皆一視同仁。
此外,他對內虛心納諫,大興科舉,打破朝堂被士族壟斷的局面,一舉奠定天下寒門入朝堂之千年國策,終唐而不止。
對外則有教無類,聖王並行,先滅東突厥、後破吐谷渾、絞高昌、鎮高句麗,並一舉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岩三州戶七萬,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逼迫高句麗王讓其子入朝謝罪。
最後一統薛延陀,前後拓展國土數百萬里,一舉奠定大唐盛世基礎,直至千年之後,外域之人都稱我漢民為唐人,其威可見一斑。
可以說,他的出現,打出了大唐的風骨,讓華夏九州先民首次有了包容接納的心態,開創出了以漢族為主體,其它民族為枝幹的多民族融合先例。
同時,他的出現也給後世皇帝立下了皇帝該怎麼做的榜樣,讓後世無數帝王知道一個成功的皇帝是什麼樣的。
正因如此,他被後世人尊稱為四大千古一帝,與秦皇漢武明祖共列天下太廟千餘載】
「天可汗?」
第二十四章,楊廣: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