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着,自從大島義昌少將登陸之後,日本人又逐漸派遣了兩千人進入朝鮮,但是一直無法進入到漢城,國王李熙和閔妃看到這樣的場景頓時放心了不少,對着載漪十分難得的信任起來,這一位端郡王起來,比袁世凱更好打發一些,袁世凱要女人還要錢,而端郡王似乎只要女人和美酒佳肴,到底是天潢貴胄,是容不下銅臭的。
日本人的確在派兵,而中國也不甘示弱,日本第二批派遣軍隊後,東北總督也派了三千人入朝,就駐紮和在靠近鴨綠江中國這邊的平安道,雖然沒有繼續進入到漢城地帶,但是很明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中日兩國在朝鮮的軍力,最好是要保持均勢」。
均勢,往往是難以打破的,但是均勢,這種恐怖的平衡之下,其實是最不穩定的結構,大家都在等一個時機,等一個對方會退步的時機,這個時機,馬上就到來了,就擺在了中日兩國的面前,那就是東學黨和朝鮮朝廷在全州議和了。
1894年月15日,東學道全羅道古阜郡接主(首領)全准等人率領農民起義,反抗朝鮮王朝的腐朽統治與外國侵略者的壓迫。東學軍先後在黃土峴、長城郡等地大破官軍,連戰連捷,於6月1日攻佔全羅道首府、朝鮮王朝「龍興之地」全州城。其後朝鮮官軍將領洪啟薰猛攻全州,東學軍奮力抵抗。在中國的入朝部隊的掃蕩下,東學黨雖然佔據了朝鮮的龍興之地,但是傷亡慘重,其他根據地已經全部被拔起了。
今日五更求月票和打賞,爆發吧!
三十一橫的楞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