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石筍、石柱、石芽、石幔、石花,參差錯落、琳琅滿目,姿態無奇不有、形狀包羅萬象,層層疊疊地展示在高闊皆有數丈的曲折空間之內。
異於其他溶洞的是——這裏沒有使用不同顏色的彩燈來刻意營造夢幻般場景,在黯淡的光照下,洞內所有「石雕作品」都是黑白分明。黑者如染墨,白者如蓋雪。
還有些半黑半白的巨大石幕,兩種顏色穿插分佈,組成了一幅幅水墨丹青似的「壁畫作品」,仿佛在描繪着人類初誕之時的洪荒故事。
儘管不易被察覺,「溫寒谷」的歷代弟子還是在這片秘境裏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證據。
一條人工開鑿出的小路歪歪扭扭、盤盤繞繞。或明或暗的地方,能夠看到不少鐫刻、鑲嵌的痕跡。辛歸路毫不懷疑——只要用正確的方法驅動,這裏隨時會變成一個絞殺入侵者的羅網。
在溶洞小徑上逶迤千米後,「嘩啦啦」水聲傳來,他們進入一片更加開闊平坦的空間。地下河在這裏匯聚,流入正中一個直徑丈余、深不過三尺的圓形小池。
光滑的鐘乳石圍繞成池壁,底部岩石亦分作黑白兩色。一道茶杯口粗細的清澈水柱自四丈高天頂上流下,落在小池裏,水花飛濺,如碎瓊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辛歸路推算,他們方才走過的路程雖遠,直線距離卻不足五百米。所以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十有八九就在整個「溫寒谷」的中心之下。
見郭大悟將受過傷的左臂浸在池中,辛歸路也伸手入水,但覺不寒不熱,嗅上去有股極淡的藥味。
溫無害在旁講解道:「一日之中,只有一兩個時辰適合進來這裏。餘下的時候,不是太冷就是太熱,若想入內,必須運功抵禦。至於這洞中的寒暑變化,看似混沌無序,其實也有規律,只是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不同,需要預先計算……」
說話間,天頂石隙中落下的水柱開始增大,起初亂濺了一陣子,之後竟漸漸鼓盪着池中水全都旋轉起來,隱隱成了個太極之勢。
朱大先生目睹此景,忍不住讚嘆:「天地造化之神奇,一至如斯!」
只聽溫無害繼續講解道:「據族譜記載,這二氣洞乃本門第五代先祖集韻大師於唐末黃巢起事那年所發現。當時洞口盤踞着一黑一白兩條大蛇,已修行至能講人言的地步。它們自稱生於先秦,苦煉千年,從不為惡。如今走蛟在即,正需外力一助,便可成功。於是集韻大師擺下了一個通天法陣,引來雷雨洪水入洞。頃刻間,它們就生出角爪,踏浪而去!臨走時囑咐說,此洞府頗為神奇,留給恩人做個道場——時至今日,又過去了一千多年,也不知它們有沒有渡劫化龍……」
郭大悟聽得津津有味,感慨道:「這世上難道當真有成了精、會說話的動物?我若能遇見一回,也算不虛此生了!」
辛歸路卻有些懷疑,抬濕手撩了撩亂發,說道:「蛇類的身體結構與人類大相徑庭,並沒有能夠發出鳴叫聲的器官……」
朱大先生接過話頭:「自古以來,禽獸能言的故事多不勝數——鸚鵡學舌當然不算——這些傳言有真有假,卻並非空穴來風。」
「十多年前,我曾跟一個長白山上的老參客同桌共飲。他年輕時就遇見過黃皮子討封。我詳細詢問了當時的情形,最後得出一個非常有趣的結論……」
他賣了個關子,在場其餘三人一起洗耳恭聽。
「所謂修煉「成精」的動物能夠口吐人言,大概確有其事——但它們並不是通過身體器官來發聲,而是利用某種類似心靈感應的方法,將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直接投射給所要溝通交流的對象。漸漸以訛傳訛,就產生了動物成精後會說人話的傳言。」
溫無害聞言,連連點頭道:「有道理!」
辛歸路笑道:「歐美那邊倒很少聽見蛇狐仙怪的故事,莫非因為修煉的方法不同?」
郭大悟想起讀過的西幻小說,
第六十八章 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