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調研報告,才能使自己在全國學員中脫穎而出。
於是,他在27個公社的390個大隊中各選了一個生產隊,把試點範圍擴大到了12%,讓岳峰、劉研、俞振德分別包東部、南部和中部的234個生產隊,自己包西部和北部的156個生產隊,開始了轟動全縣的試點工作。
試點的第一步就是分田到戶,390個生產隊的機翻全都停了,因為機翻費用要攤到各戶,試點生產隊的社員反應不一。原東、南戰區的社員人多地少,戸均不到一垧地,說用犁杖也能翻地,能省下機耕費;原中部戰區的社員人地適中,戶均一垧地左右,有願花機耕錢的,有願自己翻的;原西部戰區水旱田兼作,戶均1.5垧地,大多數選機翻,少數拿不定主意;原北部戰區包括沒水田的西部戰區生產隊戶均都在2垧地以上,全願意機翻並提出要機播機耕機收。
雲鵬感到農機是社員包產到戶的一個突出問題,現在只12%的生產隊就有近一半不想用農機的,如果全都包產到戶了,現有的農機將有一半擱置,農業機械化將倒退。
怎麼辦呢?他選則了抽地法,即把試點生產隊的土地不一次分完,留下十分之一的地做為大隊機動地,由大隊統一耕作;所得糧產記入各生產隊產量,由生產隊平攤到各戸頂一部分賣商品糧指標;而公社也要給大隊下糧產指標,並要達到社員承包土地的平均指標,所得收入單獨記賬,用於搶播、搶收、防災、救災使用農機的成本支出。這一辦法兼顧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得到了社員們的認可。
分田到戶不是簡單的事,地分等級,要分得均勻才行,產量指標要根據78、79、80三年的平均產量進行計算,幸虧柳維嘉給他留下了農技推廣員隊伍,即便如此,雲鵬也白天黑夜深入到農戶家去解決數不清的枝末問題。
雖然很累,但是他看到社員們對包產到戶喜笑顏開時,感到了黨的政策人心所向時,有了一種使命感,同時也感到了明年的工作將更艱巨。不過,想到柳維嘉,想到人民大學,想到黎花他就渾身是勁!
喜歡情系集體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