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戶員們喊第二聲時,劉隊長應道「唉!快賞煙!」也賞了兩條迎春煙。
劉主任說:「你們戶真團結,我這個叔伯舅看着都高興。」
這個隊的百姓也抱團,都聽劉主任和劉隊長的,秧歌隊演節目時,百姓們沒有一個離開的。
初九,秧歌隊去了七隊,這個小隊位於北街的東面,在道上便能看見一個大土圍子,土牆高約1米,牆裏銅干虬枝,炊煙裊裊。
雪地上只有兩道冰轍,拖拉機怕陷進去,停在了路邊,隊員們也只好下了車。
柳維嘉和羅響賣瓜時路過這裏,叫眼前的景象弄懵了,夏天來時,那土圍子裏綠色蔥籠,腳下是青紗帳起,咋變成了這般模樣。
雲鵬給小隊出板報時也來過這裏,這圍子200米見方,只有南邊一個門,裏邊住着30戶人家,隊長叫於德全。
於家窩堡于姓仍是大家族,中間范仁、德、家、品、金五個字,仁字輩所剩無幾,德字輩便是高輩了。於德全聽到拖拉機響,套了9副馬爬犁來接了。
隊員們看見了爬犁歡呼雀躍起來,紛紛上了去。紅梅的毛驢車也趕到了,隨着爬犁隊行至土牆下,向南拐行100米,又向東拐,再行100米,進了圍子。
那土牆是為了擋風沙的,過去沒有林帶,這裏沙化嚴重,道光年間,匪患四起,十字街的大戶們便選壯丁在這裏挖土造城,修建炮台,拱衛十字街。圍子裏有4垧地,土牆擋住了風沙,漸成綠地,壯丁們便開墾種植,形成了這個村落,4垧地是66小畝,去了生產隊和場院,一家兩小畝宅院,再不要外來人家了。
土牆裏的銅干虬枝是棗樹,那樹耐旱,生命力強,長得又高,能擋風沙,家家院後都種了它,夏日裏綠蔭一片,冬天則一片簫殺。
這個隊是於家窩堡日值最低的生產隊,百姓生活拮据。但是這裏的百姓都認干,因為是壯丁的後代,男的都膀大腰圓。從光緒年間就年年種樹,在圍子的北邊建成了一條林帶,圈進了80垧土地,才種上了小麥、高粱和苞米。近年來,黃祥調整了大隊的農作物佈局,根據這裏的土質情況,讓他們以種葵花籽、花生和地瓜為主,這裏便成了於家窩堡的「兩瓜」主產地。
秧歌隊被爬犁直接拉進了場院,在那裏綁了高蹺,套了衣服,直接打了場。這裏的孩子們把看秧歌叫看媳婦人,在他們心裏媳婦是最漂亮的。
於隊長說:「我們這疙瘩窮,小伙想媳婦想的發瘋,你們多留一會,給我們演全套的,讓他們過把癮。」
雲鵬給他編的三句半是:「植樹模範於德全,鎖住風沙戰鹽鹼,專門生產土特產。認干!」
秧歌隊演節目演得過了晌,社員們烀了地瓜,煮了雞蛋來慰問他們。秧歌隊走時,他們拎來了大棗和花生,往隊員的懷裏塞。讓隊員十分感動。
喜歡情系集體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