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是痛心疾首。」
聽見「後代凋零」,姜硯秋便知道了他的顧忌,「王爺是怕揭開這一事,會令大家重新挖掘譚元帥的後人?可是譚氏一族早已被抄家流放,並且在流放途中不幸身死,這事一旦掀開,怕會引起大家對皇室的不滿?」
鎮南王眼眸深深,凝視着姜硯秋,「閣主真是無所不知。當初譚家女娘犯了欺君之罪,一介女流冒名科考,之後還登朝堂亂朝綱,性質惡劣,當時丞相與眾朝臣聯名諫言,皇兄定也是不得已才下令抄家流放,誰能想到後來的事……說來也是譚家時運不濟。」
時運不濟?
姜硯秋不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說起來坊間百姓,如今只有老一輩的知道青閻軍,小的們幾乎不知。即便是當初青閻軍盛極一時,坊間也只知青閻軍,知曉大淵有個戰神元帥,卻不知元帥是譚家之人。」
鎮南王轉動眼眸,微微沉思,確實是這麼一回事,聽說當初譚元帥是為了躲避家中長輩定下的婚約,前去參軍特地隱了本名。
成名後,因他不慕名利,亦是十分低調。他的威名,只在於當時的朝中與軍中。後來因為某些緣故,便是知曉者也不敢妄自提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想來,即便將這些證據提到枱面上,蕭氏皇族的名聲也並不會受到影響。
幾經思量,鎮南王心中已有了些微搖擺,他道,「譚元帥不在乎名利,卻甘願用身家性命,為大淵子民搏一份安寧,確實是大義之輩。」
「與生死相較,一點名聲又算得了什麼。」姜硯秋語氣不變,依舊淡淡如水,只是睫羽下掩着的,儘是冷意。
生死面前,名聲算什麼!
鎮南王腦中嗡鳴,如遭鼓擊。
若不除了昭炎軍,他們鎮南王府都要沒了,哪還顧得上什麼皇室名聲。
但一想到昭武侯重兵在手,他又覺得呼吸急促,「可是宋家於皇兄有從戎之功,邊境也需仰仗昭炎軍守衛,皇兄十分信賴宋家人,對繼後也甚是愛重。」
姜硯秋也是服了,這人瞻前顧後,難怪當不上皇帝。
鎮南王注視着沉默不語的她,謙遜問道:「不知閣主有何高見?」
聞言,姜硯秋看了眼沈黎。
沈黎得令,奉上另一份卷宗。
「這又是什麼?」鎮南王疑惑接過。
姜硯秋答:「這也是侯府的罪證之一。」
鎮南王低頭翻看起來,這回看完,他整個人都氣得發抖。
「小八竟是宋家嫡孫!」
「這怎麼可能!」
「荒唐!荒唐!」
「他們怎麼敢!怎麼敢!」
「竟敢李代桃僵,混淆皇室血脈!!!」
「看來宋家早就存了狼子野心,想要取代我蕭氏的江山!」
鎮南王氣得病顏都添了幾分血色。
沈黎看了眼老神在在的姜硯秋,也面無表情地垂眸看地。
鎮南王氣悶地往下看去,忽地眼眸一縮,一口血氣涌了上來。
「該死!用宋家的孩子頂替皇家血脈便罷了,那宋氏所生的公主竟還是與御林軍統領苟且而來的!簡直混賬!如此這般,將我皇室顏面置於何地!」
待鎮南王發泄完情緒,姜硯秋才問:「我們提供的這些罪證,王爺可還滿意?」
「自是滿意的,多謝閣主。」鎮南王感激道,有了這份證據,就不擔心皇帝不願意與昭武侯發難了。只有除了宋家,他心中那口惡氣才能消除。
「既已確定,那便不得變更了。三件事情達成之日,便是青玉令之約終止之時。現在,我們即刻安排人護送王爺回去。」姜硯秋說着,便起身了。
這波趕客來得有些
第211章 侯府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