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說道:「馬上轉移!」
密支那,槍聲越來越近了,由於日軍突圍,二百師的士兵已如潮水一般湧向了水上源藏的指揮部。
水上源藏換上了一身嶄新的將軍服,正了正自己的軍帽,坐在了發報機前,向第三十三軍司令官和方面軍司令官發了如下電報:一、因下官指揮不力,終未能確保密支那,致使陷入最後階段,深感歉疚;二、傷員排除萬難已乘木筏隨伊洛瓦底江而下,祈求在八莫給予救助。
&許動,繳槍不殺!」遠處,水上的衛兵做着垂死的掙扎,水上知道,屬於他的時間不多了。
丸山領着人已經突圍了,再也沒有什麼牽掛了,水上源藏知道,只有自己去死,把突圍逃跑的責任全攬過來,逃脫死亡的官兵才能免受追究。為了密支那的官兵能活下了,自己已沒有別的選擇了。他來到了農他隆東岸的一棵菩提樹下,望着高大的菩提樹,水上源藏長出了一口氣,也許,這株佛樹真的能保佑自己到達西天的極樂世界吧。
啪!
一聲清脆的槍響在空中迴蕩,水上源藏的世界結束了。
當李學坤的部下將水上藏用來自殺的手槍交到李學坤面前的時候,李學坤不由沉默了,看來,日本軍人並不缺乏勇氣,他們視死如歸,是世界上最好的軍人之一。
可惜,他們卻都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為了邪惡的事業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的不智啊!
水上源藏是一個優秀的軍人,這樣的軍人死的壯烈,值得自己的尊重,想到這兒,李學坤下達了命令,將水上源藏厚葬!
接下來的戰鬥,由於日軍主力的潰敗,中國駐印軍如催枯拉朽,不斷的佔據各個戰略要點,臘戍、八莫、芒友,一個個城鎮被攻了下來,滇緬公路終於再次打通,而日軍,也無力再向緬北進攻,緬北,牢牢的掌握在中*隊的手中。
就在中國駐印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不斷前進之時,李學坤向蔣委員長寫了一封密信。
信的內容,李學坤已考慮了很多遍,滇緬公路已經貫通,中國駐印軍在緬甸再打下去已無意義,與其在緬甸為英國人打江山,還不如以小部分兵力確保滇緬公路,大部分部隊回師國內,與日寇進行最後的較量,至於緬甸中部和南部,英國人即然不想放手,那就讓他們自己打下去吧。
重慶的蔣委員長手拿着李學坤的這封信,久久沒有說話,他不斷分析着李學坤話中的利弊得失,最後,他終於想明白了,李學坤說的對,即然滇緬公路已經打通,美國的援華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中國,那麼,幹嘛還幫着英國人在緬甸流血?
要知道,雖然中國駐印軍在緬北節節勝利,可是,在中國的國內戰場上,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最近,有跡像表明,日軍為了援救南洋的孤軍,想要展開大陸交通線戰役,為此,日軍駐華的第十一軍已集結了二十萬的兵力,隨時準備南下,而自己的手中,並沒有可靠的力量可以擊敗這股日軍。
而如果自己從緬甸撤軍,這股有生力量就可以投入到與日軍的決戰中去,要知道,中國駐印軍的戰鬥力,是整個中*隊中最強的,這五個師的兵力,決對可以對抗十萬日軍,這樣的一股重要的戰略機動力量,自己怎麼能讓他們懸於海外,為英國人火中取栗呢?
想到這兒,蔣委員長決定,同意李學坤的建議,從緬甸撤軍。
不過蔣委員長也有一絲顧慮,犧牲了那麼多的軍隊得到的緬甸,就這樣拱手讓給英國人,他真的很不甘心。
於是,李學坤來了第二封信,在第二封信中,李學坤向蔣委員長交出了實底,他在緬甸埋下了一記暗招,這記暗招,足以讓英國得不到緬甸,這招就是緬甸國民軍。
緬甸國民軍本來是日本人扶植起來的緬甸地方傀儡政權,然而,緬甸國民軍卻不甘心於聽命於日本,他們以復興國家為己任,所以,在密支那大戰之後,在昂山將軍的策劃下,緬甸國民軍紛紛打擊日軍,投入到了抗日中來,如此一來,他們也得到了盟軍的尊重。
李學坤曾數次與昂山將軍見面,與之交談,昂山在認清了日本人與英國人並沒有什麼兩樣的真面目後,決定為了國家與民族的獨立而戰鬥,戰後,如果英國人繼續統治緬甸,那麼,緬甸國民軍將為民族的解放而戰鬥。
昂山請求中
二百八十三章 緬甸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