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最大的劫難。而大明京師,甚至說是整個大明,這在他返航的這段時間裏,發生着巨大的改變。
大明經由江夏經營了七年的時間,無論是朝堂還是地方,基本都有江系的人。甚至可以說,江夏的門生故吏,早已經遍佈整個大明。若論江夏的勢力有多大,一句話形容:「一言可使江山易主。」
如今朱載江被苗仁虎替代,大明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改弦易張,輕輕鬆鬆地落入到了崔氏父女的掌控之中。
但縱使如此,江夏在大明積威太重,勢力盤根錯節,相互纏繞。這使得崔氏父女根本就不敢做什麼大的動作,生怕此時此刻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不過江夏雖然在大明勢力很大,但他也不是沒有任何弱點。相反,他的弱點十分明顯,那就是和朱載江的感情太深。
正如朱載江所說,他視江夏如師,亦如父。朱載江自五歲便是由江夏照顧,教育。一直到今時今日,差不多整整十年光景。
江夏對朱載江的關心,甚至超過了對自己親生骨肉的關心。所以不僅僅是朱載江視江夏如父,江夏更是早已經視朱載江為子。
若非如此,江夏又怎麼會為了大明的發展如此殫精竭慮。又怎麼會在掌控天下文武大權以後,卻從未動過任何一絲讓江山易主的念頭。
所以,江夏的弱點就是他的忠臣,他對朱載江的在乎。
為了能夠賭,賭江夏願意放權,讓朱載江親政。所以崔氏父女走了第一步棋,那就是對外宣佈崔紫薇有喜的消息。同時昭告天下,冊封其為皇后。
作為第一個替朱載江懷子的女人,崔紫薇被冊封為皇后也算是理所應當。再加上之前原本朱載江就有意要封崔紫薇為皇后,所以滿朝文武無一人反對,也沒覺得此事有何不妥。
唯獨位居高位多年的楊一清,以及一代大儒王守仁,二人卻對此事有些疑問。
宣德樓不遠處的一家茶坊裏面,同朝為官多年,早已熟稔的楊一清和王守仁坐在一起品着茶。
二人先是談了一些四書五經之類的話題,然後楊一清不着痕跡的轉入到了崔紫薇被冊封為皇后的這件事上。
楊一清道:「皇上年紀漸長,明君之相逐顯。如今已經冊立皇后,並且皇后還懷有龍子,恐怕是離皇上親政之日已經不遠了。只是我心中有些不明白,為何皇上會冊立崔家之女為後?按理說,皇上若有此意,應該是會等江夏回來商議過後,才定下決議才對。」
王守仁沉默了一下,顯然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這才微微點頭道:「實不相瞞,我對此事也是十分不解。
我們都知道,因為崔家之子的事,崔政義和江大人已經翻臉,只不過崔政義最後總算是知曉進退,這才沒至於和江大人撕破臉。江大人和崔政義的矛盾已經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皇上如今卻趁着江大人離開京師之際,宣佈冊封崔家之女。這不得不讓人覺得,皇上有……」
「飛鳥已盡,欲藏良弓之嫌,對吧?」楊一清見王守仁沒有繼續說下去,於是替他補了這麼一句。
王守仁點了點頭,微微嘆息一聲。
因為這在他們二人看來,都屬於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皇上要掌權,要消除江夏在朝中的影響力,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
楊一清提起茶壺,穩穩地給自己斟了一杯茶以後,嘆聲道:「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只是不知江夏願不願意還政於皇上。」
「按理說,應該會。我認識的江夏,不是一個貪戀權勢之人。」王守仁道。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楊菁菁已經產子十一天。崔紫薇也封后有了一個月有餘。
這一日的坤寧宮中,崔紫薇正在翻看宮中藏的廣陵散古譜,新上任的司禮監掌印爾升一路小跑到坤寧宮。
通稟以後,得以見到崔紫薇,爾升臉不紅氣不喘,一點兒不想跑過的樣子。可以看出,這個瘦瘦矮矮,年紀四十上下的老太監,是個身懷武功之人,並且武功還不低。
「何事如此慌張?」崔紫薇淡淡問道。
爾升低聲對崔紫薇道:「回稟皇后,他回來了……」
崔紫薇翻琴譜的手立刻抖了一下,腦海中全都是當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