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年10月8日,波羅的海東部的天氣已經明顯涼了下來,每日早上起床的時候,趙貴都能看到庭院裏滿是白霜。沒辦法,歐洲高緯度地區的氣候還是太冷!
話說自從1258年大型火山爆發,引發全球氣候的極寒潮以來,至今已經六百年了——極寒潮起因在1258年,但真正起作用在14世紀初,這段時間氣候開始變冷,且下降速度很快,比大家熟知的明末小冰河時期冷多了。
在這漫長的數百年歲月中,人類經歷了幾個小冰河極點期。其一是14世紀初,差不多是這六百年間第二冷的時間段,當時的冬天異常乾燥和寒冷,英國泰晤士河都結了冰,波羅的海至英吉利海峽的航線都被迫中斷。
第二個極點期在1421年開始,持續了25年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整個六百年間的氣溫最低點,導致了各地多次大風暴、大海嘯以及冬天的極低溫度,曾經一度繁榮的鱈魚捕撈業就此中斷。
第三冷的極點期是1645年開始的蒙德極小期。從這一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7世紀末、18世紀初,也就是目前這會。其中歐洲南部大概在17世紀末結束,但在北歐地區、遠東中國地區,一直持續到1710年左右。毫無疑問,這段跨度長達65年的小冰期雖然就溫度來說只是六百年間第三低,但持續時間之長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這個時間跨度記錄一直要到1816年坦博拉火山爆發引起的小冰期才能超越。
六百年間第四冷的時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明末小冰期了。這大概開始於1580年,並在1600年於埃納普蒂納火山爆發時降至極點,此後氣溫開始回升,在崇禎年間時基本已經恢復正常。在這段期間內,歐洲波羅的海封凍,阿爾卑斯冰川西進,中國乾旱寒冷,蝗蟲遍地,世界範圍內的饑荒使得人口經歷了巨大的苦難。
小冰期的形成原因至今沒有能搞得清楚。有人說是太陽活動的變化,有人說是地軸的細微改變形成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從13世紀開始一直到21世紀,人類一直處在一個大冰期內,比上千年前要冷了不少,這從很多古書上的記錄就能看得出來。
趙貴已經在里加住了不少年頭了。在這段時間內,每年冬天裏加灣都會封凍,最初的時候可以騎馬走馬車,現在雖然沒那麼誇張了,但航行肯定是不行的,除了偶爾老天開恩,冬天異常溫暖之外。
說實話,趙貴一個廣東人是分外不喜歡這種寒冷氣候的。不過誰讓他是里加商站站長兼瑞典、庫爾蘭、波蘭三國的東岸大使呢?再冷也得受着了,除非他不考慮自己的前途!好在他的任期也快結束了,本土外交部已經給他發來了信件,告知他在明年上半年會由新人來接替他的職務,而他將返回國內任職,因此這是他在波羅的海渡過的最後一個冬天了——接替他的人是34歲邵汝光,出生名門,兵團堡畢業,是東岸著名藝術家邵正光之子,邵汝傑的從弟。
趙貴對於去職回國沒什麼牴觸情緒,相反還比較期待。雖然當商站站長和三國大使非常威風,撈外快的機會也多,但時間實在是太長了,長到自己無比想念家人(妻兒兩年前回國居住了),無比想念溫暖的順化港,無比想念東岸的美食及現代化的生活。反正功勞也攢着了,錢也撈夠了,是該退位讓賢了。自己這一輩子,起點稍微有點低,看起來也只能爬到這一步了,下面還是看自己兒子們的表現了,一個家族的階層躍升,不是靠一代人就能完成了,往往需要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
趙貴在院子裏打了一通太極拳後,便慢慢踱進了餐廳用早餐。餐廳廚師是從本土雇來的,較為可靠,手藝也沒的說,趙貴是非常滿意。今天早餐主食黑麥麵條,裏面加了個荷包蛋,桌上還有兩個小菜,分別是涼拌胡蘿蔔纓子及蘿蔔乾,簡單卻美味,讓人看了就非常有食慾。
而就在趙貴享用食物的時候,他的秘書已經用餐結束,正畢恭畢敬地站在一旁,開始向他介紹今天的安排及一些重大事項的進度。
「站長,最近有幾位德意志商人來訂貨,都是火槍、打炮、鎧甲等戰爭物資,數額非常大。我看了覺得有些問題,便派人去打探了一下,有模糊的證據指向俄羅斯帝國,因為這些商人與俄國人有着密切的貿易聯繫,進出口額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