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留了個暗門,並且徵得了高文剛的同意,那就是一旦克里米亞汗國戰局不利,需要馳援的話,他會帶着這五千多人趕往戰場,相機行事。
這說白了,就是當克里米亞汗國大敗的時候,想辦法幫助他們阻截一下,儘可能令其收攏更多的部隊。最重要的是,格萊大汗本人要安然跑回來,不然局勢怕是會變得無法收拾。畢竟俄羅斯人這次集結的部隊規模較大,誰也不敢說能夠穩贏對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1687年6月中旬,俄軍一部越過東烏克蘭與克里米亞汗國的邊界線,進入了其東北部地區。克里米亞汗國迅速做出反應,主力部隊開始沿着海岸線東行,向俄軍所在方向殺去。與此同時,接到消息的卡法港的奧斯曼艦隊也第一時間出動,大量運輸船滿載糧食、藥品和武器彈藥起航,橫穿整個亞速海,朝他們位於頓河入海口附近的軍事重鎮亞速港駛去。
這支艦隊的規模不大,戰鬥力也很孱弱,但因為俄羅斯人並沒有強力艦隊的關係(聽說他們在頓河上游打造軍艦,但這會顯然遠遠沒有完工),它們可以暢通無阻地航行在亞速海各處,為總計九萬多大軍(克里米亞汗國軍隊近七萬人、西烏克蘭哥薩克一萬餘人、亞速港守軍萬餘人)提供補給,效率可比俄羅斯人那糟糕的後勤體系要高多了。
毛君中校仔細分析了局勢後,判斷俄軍主力應該是奔着亞速港去了,而不是曾經擔心的進攻黑海北岸及西烏克蘭。看來比起沃野千里的黑海之濱,他們更加想要打通頓河的出海口,那麼橫亘在河口附近,溝通着亞速海與頓河的亞速要塞就顯得很刺眼了。考慮到亞速要塞堅固的城防及大量的守軍,此番俄軍幾乎是全軍撲去,意圖一戰拿下這座城市。
「這是典型的不懂軍事的人制定的糟糕戰略!」毛君對俄軍統帥戈利岑公爵的評價很低。他無法想像在維也納之戰過去沒幾年的當下,怎麼還有人如此不長記性,想要將十多萬大軍聚集在一座堅城之下呢?土耳其人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深刻、不夠慘痛嗎?十多萬大軍在維也納城下被裏應外合一戰擊潰,然後被人銜尾追殺,丟掉了大片國土,這戈利岑好歹也是博古通今的學者,也讀過很多外國書籍和文獻,怎麼就對這個經典戰例視而不見呢?
只能說這是俄國人自己作死了!毛君中校有些嘆氣,他現在已經有些躍躍欲試了,想要將部隊拉到頓河一帶,雖然這可能違背了他之前與高文剛達成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