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項梁、項伯,還有主上關注的項籍也會前去。另外,楚國的一萬兩千子弟兵也會隨行。」
項氏的子弟兵擴編了?呂哲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他沒有記錯的話,項氏子弟兵本來是有八千,在廬江郡之戰中似乎是損了兩千左右?項氏子弟兵是一直全面裝備鐵質兵器的部隊,這麼說來楚國……至少是項氏那邊的鐵器作坊也擴大了?
「……龍且、丁公、呂臣、周殷,等十來名楚國的戰將也全部會隨軍前往。」燕彼的情報還是很得力啊?他又說:「宋義、薛公、申陽等六名文臣也將前往。」
「唔?」呂哲知道宋義一直與項氏不對盤,同時丁公、呂臣等一些武將也是所謂的王道派,既是站在楚王熊心那邊的人:「看來項氏並不放心那些人,所以全部帶過去與盟。這是怕他們不在的時候,有人在後面搗亂。」
齊國那邊這一次的頭頭腦腦也出動了很多,不過齊國是一個宗室掌權的現狀,只要是大將和重臣就沒有一個不是田氏宗親,以至於呂哲在聽名單的時候很難記清楚那麼多帶着田氏開頭的某某誰到底是幹什麼的。
趙國南下的除了趙王歇之外,陳余、武臣、司馬昂這三個重臣也都隨行,張耳、田叔、張敖等人則是被留在趙地。當然,在南陵的李左車也會搭着呂哲這班順風車前往慎。
「燕國只有燕王(姬)夏和臧荼?」呂哲從來就沒怎麼重視過非常遙遠的燕國。
燕彼是燕人,他似乎也為燕國人才凋零感到可惜:「燕地貧寒,出名士和名將不容易。」
呂哲想起了什麼,問道:「最近廣陽郡那邊是什麼情況?」
廣陽郡一直是燕國和齊國在爭奪的地盤,自燕國和齊國相續復立之後,關於廣陽郡的爭奪就沒有停過,雙方在廣陽郡境內時候還打了不少次,不過互相之間的傷亡並不是太嚴重。
燕彼似乎是沒想到話題會被轉往廣陽郡,聞言愣了一下才答:「自趙國行使收縮策略,齊燕在廣陽的軍事衝突就一直在減弱。」
廣陽郡那邊還有一個陳勝呢,呂哲可沒有忘記過這麼一點:「那麼關於陳勝呢?」
「陳勝?」燕彼不太了解呂哲為什麼一直重視一個起於微末的陳勝:「似乎是有齊燕合作攻打陳勝的傳言,不過由於距離太遠,一直沒能獲得證實。」
這一下呂哲心裏有譜了,齊燕肯定是獲得了什麼共識,互相靠近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同時楚國那邊與齊國似乎也有新變化,這不是什麼情報上顯示,是出於呂哲對項氏警惕的一種猜測。
集結大軍和準備軍械、糧秣花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新組建起來的輔兵部隊在南陵城外也整頓了大概半個月,呂哲等確定各國的軍隊距離慎只有十來天路程的時候,也終於浩浩蕩蕩帶着部隊向衡山郡行軍。
衡山郡是續南郡後最先被呂哲佔領的郡,因為衡山郡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起到警惕北方的軍鎮作用,呂哲關於南郡到衡山郡的道路建設一直就比較重視。
二十五萬大軍從南陵出發,離開南陵後的第一站是抵達竟陵,呂哲自然是要停下來關注竟陵水軍的發展。
竟陵這邊的造船廠目前是有三個,不過由於技術限制基本上是造不了什麼大船,最大的戰船只有五百料(相當於162.5噸),想要建造一千料級別以上的戰船還需要進行技術累積。
五百料的戰船在內河不算小了,至少呂哲所知道的是沒有比五百料更大的戰船存在。當然,戰船與貨船是兩個概念,五百料以上的貨船肯定是有,呂哲因為重視水系運輸八百料的貨船就有二十來艘。
觀看……也叫視察完竟陵的造船廠和水軍,呂哲自然是少不了和當地的豪紳、氏族交流交流,耽擱了一天才繼續向衡山郡行軍。
想要從南陵前往慎,一路上需要經過竟陵、安陸,進入衡山郡地界的時候也會經過衡山治府邾縣,然後一路北上才會到達慎。
在呂哲進入衡山郡期間,楚國的十萬大軍也踏入了九江郡的地界,舒道對於楚軍入境是感到十二萬分的警惕,幾乎是一日三送的在向呂哲這邊匯報關於楚軍的動靜。
呂哲正式出發之後,在南陵的董翳也動身前往蒙毅等秦軍所在的陽城,差不多是在呂哲出發後的第三天,八萬秦軍也起營開拔。
根據呂
第五百一十七章:高度緊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