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出現應有的效果,那就看方案執行者的能力了。
呂哲給這個時代帶來的東西不少,生活上的一些便利工具,對工業的改良和一些工程器械的出現,用於民生上面的東西可能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效果,可是軍事上的很多事務卻是能夠用最快最短的時間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騎兵的建設超越了一千多年,直接將一千餘年之後出現的馬鐙、馬蹄鐵存在的騎兵出現在如今的年代,出現的是裝備了馬鐙、馬蹄鐵的漢軍騎兵不斷長距離奔襲進而橫掃,加快了戰爭的節奏的同時,首次遭遇這種戰法的齊燕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完蛋了。
除了騎兵的變化,呂哲給予這個時代還帶來了近現代才會出現的參謀制度。
千萬不要小看參謀制度的出現,所謂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將可能出現的狀況參謀並推演出來,那該佔到多少先機?同時,一旦有了針對各種意外狀況的應對方案,在這麼個沒有無線電的年代裏,一支明白遭遇什麼情況該做出什麼變化的軍隊,和一支遭遇突變沒有得到命令不知道該做什麼的軍隊,有多大的區別需要多說嗎?
野蠻在很多時候是能戰勝文明,但那是文明自己走進了「岔道」,說直白點就是文明的那一方是自己腦殘到一定份上把自己玩死了,不然全面落後的野蠻怎麼可能戰勝在文化、生產力、制度等等方面都要領先於自己的文明?
漢國現在內部還沒有內耗情況,呂哲的野心大到沒邊,一幫新的利益既得者也還是那種「潮氣蓬勃」的「歷史層」……好吧,直白點就是任何一支崛起的開闊型團體,他們只要沒有自行消停下來陷入內耗,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必然都是最強大的時刻。
掌控這個團體的呂哲的全局面也不是「土著」能比的,他直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模樣,不像「土著」因為種種原因哪怕是視野寬曠也有局限性。
以呂哲的「先知先覺」一旦下定決心要干點什麼,掌握雄厚資源和物力之下針對誰進行處處算計,註定匈奴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匈奴那些人發覺到漢軍的動向了嗎?毫無疑問,有了一點方向的匈奴等胡人已經知道漢軍的逼近,必定是會廣派斥候在周邊不斷偵查,而只要是軍隊行軍在地方有心探索的前提下,幾乎就沒有掩蓋行蹤的可能性,畢竟軍隊之所以是軍隊,那是又大量的個體形成一個集體,人數一多還怎麼躲貓貓?…
「這該死的,東面確實是有大量的漢軍在接近,北面也傳來了我們的運輸隊頻繁遭遇漢軍騎兵的消息。」攣鞮頭曼的語氣里是有些憤怒,但是遠沒有氣急敗壞的地步。他掃視帳內的各個部落首領:「漢軍在迫近,我們向北撤退之後秦軍也調頭在跟進,現在到了下決定是不是按照冒頓的建議行動的時候了。」
攣鞮頭曼話音一落,在那麼一剎那各個部落首領就是一片「唧唧哇哇」,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的意見,結果就是一大片人聲之下誰也聽不清楚誰在說什麼玩意。
「安靜!」攣鞮頭曼指向白羊部的首領:「若鞮熐蠡(sakati-Uyngyrar,翻譯過來是孝聚落),你來說!」
匈奴現在還沒有什麼左右賢王的制度,是非常純粹的部落聯合模式,白羊部落在草原上的人口排得上中高層次,但是白羊部落的首領一直以來都是屬於比較聰明的那一批,攣鞮頭曼這才點名若鞮熐蠡來發表意見。
「冒頓王子建議放棄一些戰利品,讓一些小部落的人和齊燕兩支軍隊做出繼續向北撤退的舉動,這些意見有人反對嗎?」。若鞮熐蠡先是問了這麼一句,見沒人反對才繼續說:「讓他們作為幼兒吸引敵軍的注意力,主要戰力突然向西突進,走秦國的北地郡一線穿越那片的平原,這個計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說着停了下來,略略有些狐疑:「可是那邊沒記錯的話是有一條非常寬的大河,渡過大河之後除了那條極為狹隘的道路,兩邊都是沙漠地帶,一旦敵軍察覺我們的動向,事先在那邊設下伏兵,我們還來得及調頭走其它路線嗎?」。
冒頓所說的那條路線是現代的寧夏區域……(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