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談中原完事了還要進攻秦地,最後還得跟草原胡人不知道要打多少年。
呂哲的心思很大,崛起並建國可不是為了當皇帝,然後在這片土地上玩皇帝的遊戲。他的理想是指揮一幫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到處攆着野人玩,讓漢軍的軍靴踏上所有可以踏及的土地。好吧,最次也能陸地上推進過去,試一試飲馬多瑙河的滋味是什麼模樣。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匈奴的主力已經進入秦地,要是漢軍能儘早解決掉齊燕,大軍直接從後路將匈奴主力退回草原的道路切斷,在秦地包餃子消滅匈奴的主力,草原上的威脅也就等於去掉了一大半。可是呢,蒙恬的戰略性退卻倒是把匈奴主力誘得更加深入了,但是東胡卻提前冒出來了。
「孤要親征。」呂哲是召集在南陵所有能數得上號的大臣,用着不是那麼確定的語氣說出這句話。
這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竟然一致行禮曰:「諾!」
啊?呂哲本以為說出要親征會遭到反對,沒想到是一個反對的都沒有,並且一些人還是一副極度贊成的模樣,劇本嚴重的不對嘛。
呂哲忘記了,他是一個從戰陣中崛起的君王,亦是一國的開國之君,不是那種在深宮生養於婦人之手的君王,並且誰看不出呂哲最近閒得都快做出一些糊塗事了,御駕親徵到前線去不但能統率在前線的第二、三、五軍團,還能將十萬禁軍的兵力也帶到戰線前沿,這是對漢國極好的事情,他們反對做什麼?
親征對現在的漢國來說是一件好事,王妃已經誕下嫡長子二年有餘,國之太子之位卻是已經空懸,呂哲既然親征肯定是要留下一套行政班子處理國事,那時也必然是需要有人充當監國,那麼太子是不是也該冊立了呢?
太子不能擁有某國王室血脈,這點是眾位功臣早就有默契的事情,那麼人選也只有趙婉所生的嫡長子呂議,或是衛雯所生的庶長子呂啟。不過,他們目中也就只有嫡長子呂議,庶長子呂啟壓根就沒什麼人去關注。
「不允!」
呂哲沒有多少遲疑,他的實歲才二十四,虛歲也就二十五,起碼也還有三四十年好活,過早冊立太子,那這孩子起碼是需要當三四十年的太子,多少健壯的君王因為活得太久了,太子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結果演變成父子相殘的慘劇?
「請王上仔細斟酌!」…
沒什麼好斟酌的,在呂哲看來嫡長子呂議是不是當接班人的料還是一個未知數,他早拿定注意選賢而不是選長,只要是男孩也必須要有從軍的經歷。
眾大臣又開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模樣,他們真的難以理解在冊立太子上呂哲為什麼會那麼拖拖拉拉。
叔孫通很不識時務地站了出來,他拿秦國久久不立太子來說事,說是秦國有現在這般模樣皆是因為繼承人一直模糊不定,然後才有那麼多次的內耗。
呂哲就納悶了,要說始皇帝久久不立太子導致國家不穩定那是歷史有記載的,但是說秦國內耗又是怎麼個回事?
某人放了數把火,不但將阿房宮燒成赤地,那些火也將先秦時期的很多典籍和史冊也燒了個乾乾淨淨經,這件事情尚未發生,似乎放火的某人也被呂哲幹掉了,那些典籍和史冊可還是安安靜靜在咸陽的某個書架上擺着。再有,知道那些事情的人也沒有死乾淨,叔孫通就是其中一個。
叔孫通侃侃而談,說起尉繚的辭官,也談起了關於華陽太后,更對昌文君、昌平君等事情大說特說。
這些事情對於呂哲來說都是被火燒掉的歷史,他也就知道個成蛟叛亂的事兒,對叔孫通說的那些還是首次聽見。
「……諸如這些事例,無一不是顯示一國君王沒有冊立太子的壞處。」叔孫通說完一個長鞠。
呂哲有些發愣地眨了眨眼睛,老實說他剛剛聽得有些迷糊,尉繚勸說年僅二十三歲的嬴政冊立太子,嬴政不允尉繚辭官,那時候扶蘇是個五歲娃娃,這個時間有點對不上號啊?
「王上,尉繚確實是在那時候辭官,不是秦一統天下之後辭官而退。」太尉司馬欣被提問,不得不出班解釋了一句。
呂哲又忘記了,歷史從來都是一本被胡亂塗鴉的冊子,先秦歷史因為有多國記載還算靠譜,但是自兩漢的唯一政權之後,歷史怎麼寫全看當政者
第六百六十三章: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