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死後,有一段時間政務驟然多了起來,李隆基不得不從驪山搬回了興慶宮。
好在,近來楊國忠已能為他分憂。漸漸地,又能把國事盡托於楊國忠了。
昨夜,李隆基興致不錯,玩了一場楊國忠安排的「遊仙窟」的密室,最後雖沒能通關,但也無妨,那秘室是能玩許多天的,是為「循序漸進」。
其中還有一個考驗,是讓他敲了羯鼓,以搏取「仙女」的歡心。他已多年未曾這般去取悅女子,甚覺有趣,甚至覺得這比肉體上的歡愉還要有趣。
羯鼓也因忙於國政,有月余未敲了。幸得有楊國忠,讓他能再敲得暢意。
今日醒來,李隆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感受了一下自己的狀態,依舊是元氣滿滿。
自從李林甫想沾染他的元氣之後,他便養成了這習慣。
元氣之說雖虛無縹緲,可他最在意的就是長壽,戳到心窩子上的事情,寧可被騙了,也不能損了元氣。
正打坐養氣,高力士過來道:「聖人,右相來了。他今日也康健。」
這是李隆基養成的另一個習慣,他如今不見身體抱恙的臣子,擔心萬一對方損了他的元氣。
此時聽得楊國忠還康健,他眼也不睜,淡淡道:「召他來。」
不多時,楊國忠入了殿,先是感受了殿內的元氣,方才行禮拜見,之後道:「聖人今日愈發元氣充盈了。」
李隆基撫須而笑,自信能比李林甫多活很久。
「你那密室做得不錯,朕該早些把你從益州召回來。」
「臣在益州也好,回朝也罷,只要能為聖人分憂,臣便知足了。」
「你不說朕還差點忘了,平定南詔之事辦得也很好。」李隆基朗笑着,一指楊國忠道:「往日沒看出來,你還是個全才。」
君臣二人之間說話十分隨意,李隆基是更喜歡這般處理事務的方式的,更輕鬆些。
楊國忠應道:「往日裏,功勞皆是李林甫的。」
「審出來了?」
「回聖人,是。」楊國忠把奏章雙手遞給高力士,道:「安祿山給的證據,臣查證過,屬實。正是因察覺到李林甫、李獻忠圖謀造反,安祿山才殺了哥解」
說實話,楊國忠還是討厭安祿山。但沒辦法,世人對李林甫的恨更大,只能先對付了李林甫,再對付安祿山。
「關於謀逆之事,李林甫的女婿楊齊宣也出面作證了。楊齊宣雖未參與,卻察覺到李獻忠每次見李林甫,都避開旁人;臣審問了李家諸子,目前他們已悉數招供,這是供詞」
李隆基沒有看那供詞,只是閉着眼睛聽着。腦中首先想到的,竟是李林甫想要沾染他元氣一事。
能提出這想法,便說明李林甫不忠心!
一直聽了許久,整件事在他心裏已有了大致的輪廓。李林甫不論有沒有謀反,勾結李獻忠,準備武力阻止太子登基卻是真的。
李林甫枉想活得比自己還久,可笑。
「此案,你認為該如何判?」
「臣以為,當先剝了給李林甫的追贈。」
這是大案,諸多事宜說起來,又是許久。
過程中,有小宦官快步趨入殿中,稟道:「陛下,鮮于仲通派了信使回朝,稱獻俘的隊伍已到關中。」
李隆基大喜,當即站起身來,道:「好!朕要派大臣去接。袁思藝,此事你去辦,務必給足南征的將士們應有的榮耀。」
「老奴領旨。」
「鮮于仲通的信使呢?召入宮來,朕要親自問話。」
「稟陛下,信使是中書舍人薛白,他聽聞了右相的案子,往大理寺去了。」
聽得這句話,楊國忠側頭看了說話的小宦官一眼,心中有些疑惑。
在他看來,薛白與李林甫的關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