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以前,我國並沒有固定的常設文學獎項,「茅盾、魯迅、老舍、曹禺」四大文學獎都是在80年代才設立。
之前只有一些諸如「優秀短篇」、「優秀長篇」之類的臨時評選活動,還是以報刊為主辦單位,而且也沒有獎金,只有一張獎狀。
獎狀甚至是郵寄,連頒獎儀式、宣傳表彰都沒有,評選結果只有評選單位和作者本人知道。
好歹在報刊上公佈一下嘛,也沒有。
沒有設立文學獎的原因也比較簡單。
一個是當年的文化普及率太低了!
農村普遍不識字,城裏的也大部分不認識字,高小畢業字才認識多少個?卻是「高學歷」!
這種你讓他去搞創作?
那時候如果要評獎,不過是一個小圈子的人關起門來自娛自樂,或者乾脆拿野草當鮮花,有什麼好評的?
另一個原因,自然是時間不湊對。
等到好不容易完成基本掃盲、建立起全民教育體系、有了點文化土壤,上過學的「知識分子」連去廁所都要找張帶字的紙,不是用來擦屁股,是閱讀的,這次看完了下次還能接着看呢。
沒成想突然來了好大一陣風,作家們都去下地體驗生活,這一來自然更不會去搞評獎。
直到現在,還是什麼都沒有。
所有正經獎項的設立一定是為了促進某個行業的發展。
因此文學獎的設立,就是為了刺激文學的繁榮、選拔出優秀的作品和作家,同時擴大文學的社會影響力。
此時立國近30年,經過堅持不懈的掃盲和基礎教育普及工作,使得認字的人越來越多,中學生平平無奇、大學生也屢見不鮮。
於是便造就了80年文學的極度繁榮。
這個時候搞一個常設文學獎出來,正當其時,也很有必要。
回到招待所,何青生將外套掛在衣服架子上,忍不住抹了把汗。
江南冬天也冷,體感溫度甚至比京城還冷,卻沒有暖氣,屋裏屋外穿的衣服都多。
如果不烤火的話,在屋裏的時候裹得還更多,因為人不動就不會產生熱量,外出活動時還暖和些。
京城就不一樣,屋子裏都有暖氣,進門先脫衣服,要不然就跟他現在一樣,才爬了兩層樓就滿頭大汗。
脫掉棉襖,何青生拿起自己的毛巾丟到臉盆里,倒了一點熱水,擰乾毛巾搓了把臉,呼出一口長氣,這才轉頭看向陳凡,笑道,「等這個獎項設立,第一批獲獎人一定有你,如果是個人獎,也肯定是你的囊中之物。」
陳凡此時正蹲在地上掀開行李箱,扎着腦袋說道,「不一定哦,誰讓這個建議是我提的呢,為了避嫌也要選別人吶。」
何青生搖搖頭,「一碼歸一碼,好的建議就應該被採納,好的作品就應該被評獎,否則不公正的獎辦了也沒意義。」
他搓好毛巾擰乾,將臉盆里的水倒進污水桶,再將毛巾晾好,轉過身說道,「區別只在於,是選陳凡的《蘆葦盪》,還是選晨東的《擺渡人》,又或者是土豆的《舊事》、番茄的《大海》」
陳凡關好行李箱,轉過身舉起雙手,「求放過。」
何青生突然眼睛發亮,「這個是《雲湖戀》?」
陳凡將手裏厚厚的手稿遞過去,「寫了好久的,昨天晚上才定稿,您給看看。」
他轉身去倒茶,頭也不回地說道,「反正就這樣了,您要麼直發,要麼找人修改,我是不改了,累。」
確實挺累的。
先寫了32萬字,黃鶯她們6個人一起,都謄抄了半個月。
後來和麗麗在一起之後,他心有感悟,在裏面又加了四萬多字大家都不愛看的細節描寫,對情節影響不大,倒是能提升一下藝術感,絕不是為了多賺點稿費。
養家不易啊。
何青生嗯嗯了兩聲,走到沙發椅上坐着就不抬頭了。
陳凡見狀也不打擾他,取過棉襖便悄悄出門。
先去布店買了一捆拉力極強的布帶繩,又扯了幾十尺最便宜的的確良布,
對,這時候的確良布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