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才對。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經常吃糖的人牙齒不一定差,但是經常吃劣質食物的人牙齒一定很差。
這一時期窮人三十幾歲牙齒掉光的事情並不稀奇,因為他們吃的食物太過粗糲對於牙齒的磨損很嚴重,並且例如牙膏、牙粉這些東西還未普及。
演示開始,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用三十秒的時間讓受試者吸入大量乙醚氣體,以確保他不會在手術的過程中醒來。
在確定對方失去意識之後,勞福德醫生開始了他的表演,他故意將切口放得很大,以便在場的醫生能感受到那種切開皮肉的痛苦。
然而勞福德醫生並不着急取出痛風石,而是故意用刀在病人的腳上切割翻找,再進行縫合。
雖然奧地利的醫生和學者們之前對這個美國老多有不屑,但此時確實認識到了這種新技術的神奇之處,都開始認真觀看起手術的過程來。
最後一共取出了12塊大大小小的痛風石,手術非常成功,就在掌聲雷動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受試者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只有死人才會發生的變化。一名來自匈牙利的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生塞梅爾魏斯·尹格納茲·菲利普發現了這種異常,立刻向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詢問。
後者還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並沒有注意到受試者的變化,當勞福德醫生對其進行檢查時跌坐在原地。
「他...他死了....」
頓時全場譁然,過量吸入乙醚氣體致人死亡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還是給奧地利的醫學界敲響了警鐘。
乙醚是救人性命的神奇氣體,還是殺人於無形的毒氣?
維也納醫學界為此展開了全方位的辯論,辯論的成果自然是安全使用乙醚麻醉氣體守則,守則規定乙醚是危險藥品必須由專業的醫師才能開具、使用。
同時也開展一系列對於乙醚危害和劑量等方面的更深入的研究,這在未來為奧地利帝國的麻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那位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醫生,雖然因為他的過失致使一人死亡,但是由於當時的法律規定並不完善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而且死的並不是奧地利人,所以他還是帶着他的獎金回到了美國。
弗蘭茨對那位痛風病人的死深表遺憾,但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熱血上頭選擇親自做這個實驗,否則以後一個殺人兇手的惡名是逃不掉了。
塔莉亞覺得這玩意實在過於危險還是應該考慮口服藥物麻醉,比如鴉片酊之類的東西,阿佳妮倒是覺得乙醚氣體以後可以用來做審訊工具。
喜歡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第十九章 戰勝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