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笑這說道:「大老爺,縣裏將人備好,無論哪邊都挑不出毛病來。」
白知縣點點頭說到:「你讓渠房也推兩個人出來,先應付一下上面。」
白知縣放下手裏的書又說道:「蘇汝霖已經平安到福州府了吧?」
林顯達立刻說道:「阿澤兄弟前幾日剛剛派人送信回來,已經報上鄉試的名了。」
白知縣點點頭說到:「本官也聽海教諭說了,蘇汝霖是這一科中最有希望考中舉人的,若是你們長寧衛能出一個舉人,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林顯達連忙說道:「阿澤兄弟趕考前就說了,多虧了知縣老爺提拔他做案首,若是真的中舉,一定會記得知縣老爺的恩情的。」
白知縣心裏高興,卻表面冷淡的說道:「試卷都是糊名的,蘇汝霖得中案首都是他的本事。」
南平縣已經很久沒有出過舉人了,若是蘇澤能夠中舉,那不就顯得南平縣文教工作做的好嗎?
而且蘇澤還是白知縣點的小三元,他的成績越好,那就更顯得白知縣慧眼識珠了。
對於陶公公修水利的事情,各地衙門基本上都是這個態度。
只不過林顯達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還從渠房找到了兩個懂得水利的吏員,讓他們好好帶隊。
八月初七,福建知貢舉汪道昆帶領所有參與鄉試的官員先祭祀文廟,向大成至聖先師和歷代先賢祈禱福建文脈昌盛。
緊接着,汪道昆打開貢院的門鎖,眾官員隨着汪道昆一起住進了貢院中。
汪道昆向印卷官張思敬授卷,張思敬接過來試卷,他需要在貢院邊上的印刷坊內,印刷出三千五百名考生的卷子。
張思敬領着卷子離開,汪道昆開始和同考官以及監考官一起巡查貢院。
福建的貢院規模極大,按照天地玄黃分成四個區域,因為考棚實在是太多,密密麻麻看過去非常的壓抑。
一塊活動木板可以當做考棚的門,考生進入考棚之後就會放下入口的板子,這塊板子就成為答題的桌案。
汪道昆看着一望無際的考棚,想到自己在南直隸參加鄉試時候的場景,這科舉考試是越來越卷了。
沒辦法,隨着讀書人越來越多,大明朝的學歷貶值也越來越嚴重。
國初的時候只要是秀才就能出仕,舉人就能授予知縣的職位,朝廷中身居高位的,也不乏舉人出身的。
但是現在舉人只能去做學官,還都是比較落後地區的學官。
進士也是同樣如此,三甲進士可以做縣令,但是還要在吏部掛號排隊,只有地方上出現缺額才有機會遞補。
可是科舉人數卻在急劇膨脹,汪道昆看過以往貢院的記錄,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參加福建鄉試的不到兩千人。
如今是嘉靖三十四年,這個人數已經膨脹到了三千五百人。
以至於一些讀書人都感慨,「考的好不如生的早」。
收起這些感慨,自己的工作就是在這三千五百人中,挑選出合格的人才來。
汪道昆腦海中閃過蘇澤的身影,那個年輕人應該會參加鄉試吧?
汪道昆也開始期待蘇澤的考捲來。
在考院邊上的印刷坊中,小吏將剛剛雕版印刷出來的考卷遞給張思敬,交給他做最後的校隊審定。
一邊看一邊記下考卷的內容,張思敬確認考卷無誤之後,紛紛屬下開始印刷考卷。
等到小吏出去之後,張思敬提起筆,開始默寫本次科舉考試的題目。
等到寫完了之後,張思敬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這還是他第一次進行科舉作弊,自然是萬分的緊張。
在當年自己參加科舉的時候,張思敬自然是萬分痛恨這種科舉作弊的事情。
可是隨着從京師貶謫出來,一代天之驕子變成了偏遠地區的推官,張思敬興建陋室亭,只有在黃時行等讀書人的圍繞下,才能心情好點。
而到了地方之後,張思敬很快就丟掉了剛剛做言官之後立下的清廉志向。
張思敬不敢回想,到底自己是怎麼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他收起心思,等到墨跡幹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