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也算是有點餘糧了,於家家大業大,賤賣一點東西都夠長寧衛吃撐了。
而且於家的禍事人盡皆知,肯定不少大戶都等着從於家身上吞下一口肥肉,長寧衛肯不能放棄這個機會。
打定主意明日去拜訪一下於宗遠,看看他有沒有從福州城回來,這時候熊岳和林清材也到了宿舍。
蘇澤向熊岳說起了買茶樹的事情,熊岳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
不過蘇澤看到熊岳的精神不佳,身上一股頹然的氣息,忍不住問道
「熊兄,家中可有什麼事?」
「有勞蘇兄掛心了,家人安好。」
熊岳說着安好,又嘆了一口氣,這事情在他心中鬱結了多時,他乾脆說道
「我是為了茶貢的事情發愁啊。」
「茶貢?」
熊岳是武夷山茶農,他家在武夷山上有一片茶園,也算是地主富農。
熊岳嘆息一聲說道
「自從國朝初年定下茶貢,武夷山貢茶一直都是我們茶農最大的負擔。」
「每年解送茶葉到兩京,路費耗費巨大,一旦貢茶有所閃失,還需要費力打點才能補上,而武夷山茶這些年加貢了兩次,我家都快要吃不消了。」
眾人都是沉默了,大明朝的名義稅賦不高,但是徵稅成本非常高。
就拿這個茶葉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產茶制茶,而是運送茶葉到京師。
可能朝廷只要一百斤茶,但是運輸的時候就要準備三百斤甚至四百斤,甚至還要準備兩隊運輸,就是生怕茶葉運輸的時候有什麼閃失。
而且好不容易運送到京師,還要太倉庫的官員查驗品相,若是不合格的茶葉還不算,每次為了賄賂這些太倉庫的官員,武夷山的茶園主們也要集資大筆錢。
蘇澤讀研究生的時候,古代史三座大山,分別是大宋的官制、大明的財政制度和大清的兵制。
想要弄清楚其中一項,非博士生學歷不可。
能搞清楚兩項的,副教授起步。
三項全通的,那就算是歷史學泰鬥了!
大明朝的財政稅賦制度之複雜,實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不過大明朝稅賦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徵稅的成本甚至超過了征的稅。
簡單的說,就算延平府貢的這個普洱茶,每年五百斤其實也不算特別多,最上等貢茶品質的武夷山茶,市面上也不超過一兩銀子一斤,困擾熊家的武夷山茶貢,折算成銀子也才五百兩銀子。
而這五百兩的銀子,也不是熊家一家承擔,是武夷山下十幾個茶園一起承擔的。
這筆錢對於熊家也不算是特別多,可是貢茶本身只是在貢茶這件事上最微不足道的支出。
要將這五百斤武夷山茶送到兩京,熊家要和其他的茶園主人親自送到兩京去,而且必須要在限期之類送到,失期間就要問罪。
熊家要花錢請人代役送茶,要多準備茶葉防止路上茶葉損失,送到兩京還要打點收茶的官員太監,代役的人一旦出了事情熊家還要賠償。
林林總總下來,送價值五百兩銀子不到的五百斤茶葉去兩京,全部花費算起來要超過兩千兩銀子。
而這五百斤武夷山茶送到兩京又會怎麼處理呢?
嘉靖皇帝並不喜歡武夷山茶這種口感醇厚的茶,送到太倉庫之後也都是隨手賞給皇親勛貴官員,而且進貢的茶葉種類太多,太倉庫每年都要將去年的陳茶銷毀掉。
蘇澤問道「今年不是已經貢過茶了嗎?怎麼熊兄還在發愁?」
最好的茶葉都是在清明和穀雨前後採摘製作的,如今已經六月了,今年的茶貢已經送上去了。
熊岳嘆息一聲說道「今年茶貢已結,這些年我們茶農也在布政使司活動,請求將本色徵收改為折色銀子徵收,戶部已經准了。」
「這是好事啊!熊兄為何發愁?」
熊岳嘆氣說道「改為折色交銀是好事,但我們熊家被定了要分擔八十兩銀子!」
(本章完)
。
第107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