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還從內帑拿出六百萬貫補貼國庫。
這要不是有作為的君主,啥才是?
也有人反對,認為這是勞民傷財。
現在百姓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朝廷的計劃雖好,但太過於理想化了。
而且允許截留賦稅,簡直就是助漲貪腐之事的發生。
兩派不停的打嘴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朝廷一直在收集輿情信息,相關情報很快就匯總到了朱標手裏。
朱標等人看過之後覺得很正常,事情在可控範圍內。
而且竟然有那麼多讀書人支持,反倒是意外之喜。
陳景恪沒太關注讀書人的看法,兩派互噴口水,前世互聯網上他見過太多了。
什麼事情都能爭,什麼事情都要爭。
你要真把他們的話當真了,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
他更關注的是百姓對變革看法,基本都是反對。
明明是造福當地的良策,百姓卻不支持。
理由很簡單,怕朝廷折騰。
怕折騰,所以寧願什麼都不變。
這個現實,讓他非常的無奈。
因為百姓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變革或許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可期間產生的波動,卻可能讓很多人家破人亡。
誰都不想成為被犧牲的那一批人。
所以大家寧願不變。
可不變永遠都不會變好。
這就是矛盾所在。
想到這裏,他由衷的說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先聖真至理名言也。」
朱標好奇的問道:「哦,景恪有何感觸?」
眾人也都看了過來,不知道他從這份情報里看到了什麼東西。
陳景恪就趁機將自己的感悟說了一遍,在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睛始終是看着朱雄英的。
因為這個道理朱標和李善長等人肯定知道,只有朱雄英不太了解。
事實也確實如此,聽到他的分析,朱雄英很是有些不以為然:
「變革總會有犧牲,但會讓大部分人變得更好,這些犧牲都是值得的。」
朱標等人其實也都認同這一番話,陳景恪自己又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有更深的想法:
「話雖如此,但我們卻不能將這種犧牲當做理所當然,要想辦法降低變革對百姓造成的不利影響」
末了,他說出了前世互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
「時代的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聽到他前面的話,眾人其實都有些不以為然。
什麼都考慮,會增加變革的成本。
既然走了這條路,那就要做好一往無前的準備。
朱標也是同樣的想法,不過對於陳景恪說出這番話,他並不覺得意外。
這一直以來都是陳景恪最大的弱點,心太善。
也是皇家對他放心的真正原因。
你自污就能打消皇帝的懷疑了?天真。
可你心善,是真沒威脅。
但陳景恪的最後一句話,卻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這句話實在太貼切,太形象了,是對變革的最好總結。
不,甚至可以說是對所有歷史變遷的最好總結。
讓人情不自禁的產生代入感。
朱標開口說道:「此言甚妙,百姓在變革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而我們在時代洪流面前,又何嘗不是微不足道的呢。」
「人同此心,諸位在施政之時,要多加考慮,儘量減少對百姓的傷害。」
李善長等人齊聲說道:「是。」
陳景恪心中長舒了口氣,有朱標這句話,今天這一番話就沒有白說。
至於朱雄英呵,小子,你思政課上的還是不夠啊。
朱雄英沒來由的打了個寒噤,他疑惑的四處瞅了瞅,沒有漏風的地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