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並未親自種植過」
朱雄英一擺手說道:「沒關係,我會找最有經驗的老農來協助你,務必將此物種出來。」
陳永和自然不敢不答應:「是,草民遵命。」
陳景恪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沒說話,這玩意兒他可太知道怎麼種植了。
別說這個,玉米、南瓜之類的,他都知道。
畢竟上輩子沒少種。
但這一世他也是第一次見,自然不能表現的很熟絡,只能假裝不知道。
不過問題不大,紅薯是真的很好活。
只要季節對,高低都能見點產量。
而且不要小瞧這個時代的農業專家,一法通萬法通。
了解了一種作物的基本習性,他們就能摸索着給種出來。
之後陳永和又介紹了一些紅薯的缺點。
沒辦法作為主食,吃多了燒心、胃酸,還容易產生濁氣(屁多)。
所以只能作為輔糧使用。
朱雄英並未失望,畝產千斤還要啥自行車啊?
再說了,對於沒飯吃的老百姓來說,這些缺點又算的了什麼。
之後,他們又參觀了其他種子。
對剩下的東西,朱雄英最感興趣的就是玉米了。
這麼大的顆粒,就註定產量不會太低。
仔細詢問,發現並非如此。
玉米的產量也就一二百斤的樣子,比起小麥之類的沒有什麼優勢,更比不上水稻了。
陳景恪心中暗道,那是你們不知道玉米的賽道在哪。
這玩意兒的優勢有兩個。
其一秸稈高大,不論是作為動物飼料還是其它用途,都要超過別的糧食作物。
其二特別適合山區、丘陵等土地種植。
即便是在碎片化、貧瘠土地上,產量依然不會大幅度減產。
對於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的華夏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補充。
清朝糧食增產,玉米的功勞很大。
但這麼做也帶來一個嚴重後果,水土流失加劇。
邊邊角角但凡有點土壤的地方,都被開墾出來了。
局部地區幾萬年才形成的薄薄一層土壤,短短百年就流失的七七八八。
所以清朝老照片上,背景都是光禿禿的,見不到多少綠色。
當然了,將水土流失都歸結於墾荒種植也不準確。
還有個因素是燃料。
砍柴燒火這四個字,背後是一座座青山被砍伐一空的現狀。
還有就是氣候變遷,小冰河期到來。
總之吧,種種因素因素加起來,才造成了水土大面積流失的情況。
言歸正傳。
儘管對產量有所失望,不過朱雄英也沒有就此對玉米失去興趣。
不管怎麼說,多一種糧食作物總是好的。
說不定它就具備某種優勢了呢。
南瓜朱雄英也很喜歡,沒別的原因,不挑地還高產。
能當菜吃,還能熬湯,餓極了還能當主糧果腹。
說白了,只要是高產的作物,他都喜歡。
陳景恪早就知道這些東西,除了最初的驚喜,之後反倒是正常了。
良種固然重要,但對目前的大明來說,卻也不是剛需。
現在大明的糧食是夠吃的,自從南洋開發以後,更是出現了富餘。
良種的到來,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比起糧食,更讓他關注的是另外一種東西。
金雞納樹。
陳永和有些感慨的說道:「最危險的一次,我們有二十幾個人感染了瘧疾。」
「帶去的藥物也用光了,只能向當地土民求助。」
「他們很熱情,看過病情之後,就拿出了這種樹的樹皮。」
「煮水喝下去,病果然好了。」
「回來的時候,我特意討要了一些種子。」
朱雄英一聽是治療瘧疾的,就不再關心了。
經過陳景恪的糾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