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備道:
「來此上任?賢弟的意思,是他要來涿縣當縣令?咱涿縣戶過萬,口過十萬,可是大縣啊」
「是啊,所以說他厲害了……據我所知,伯圭昔年曾在郡守劉其下任御車,期間劉其犯法被發配,他喬裝改扮護送,在押送途中劉其獲赦乃還,伯圭也因此事跡被舉孝廉,我估計這事肯定是有些內情的……但他自此卻一路直上,直到今年初得了比千石的縣令,按時間算,他回遼西省過親,本月差不多就要到任了。」
劉備心中羨慕公孫瓚真命好。
這年頭就是舉了孝廉,也少有實職就任,十個孝廉中有八個在郎官的位置上候着。
公孫瓚年紀輕輕,舉孝廉後就是六百石遼東屬國長史,毫無疑問,這與他個人的才幹肯定是……沒太大關係,應是憑他那兩千石的岳父幫忙。
羨慕之後,劉備問道:「那你我該如何做?」
「來日稟過父親,咱們就出縣迎接同窗就任……往遠點走,咱們往西面的官道百里處去迎他,以顯誠意!」
劉備低下頭,抿着嘴,表情很古怪。
「你怎這幅表情?不願意迎他?」
「不是。」
「那怎麼了?」
良久之後,方見劉備長聲嘆息:「只是感慨賢弟你遠見卓識,當初咱們一同在盧師門下,為兄見識短淺,與公孫雖有交往,卻更喜攀附泥陽王邑,靈州傅燮,河間魏傑,清河崔成等人,唯有賢弟當時不慕旁人,只是一心與公孫瓚交好……」
劉儉白眼一翻:「休捧我,聽着肉麻」。
劉備見他不領情,有些氣急:「我是真心實意的!」
當時在盧植門下學經時,他們兄弟的身份非常尷尬。
緱氏山中,放眼望去都是身份和門第遠高於他們兩兄弟的士門之後。
似泥陽王邑,靈州傅燮,河間魏傑皆出於士林名門,前途不可限量。
劉備當時不知天高,想用『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去跟一眾學子攀交情,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中山靖王之後,放眼整個中山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你算個球?
結果不但一個名門沒有結交下,就連公孫瓚也有些鄙夷。
公孫瓚雖是小妾之子,卻有着眼高於頂的性格,對於劉備刻意用宗室身份去結交高門子弟的行為嘴上不說,實則心中瞧不起。
反倒是劉儉,雖和劉備也是同宗,卻對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張口不提,更不去巴結旁人。
雖有故作清高之嫌,反倒令公孫瓚高看他一眼,覺得此人是個有志氣的。
事實上不是劉儉有骨氣,而是他的目地性強。
在劉儉眼中,這些高不可攀的高門大戶子弟,綁在一塊也不及一個公孫瓚,因為他對自己的未來早有規劃。
這些人日後怕是和自己難有交集,結交他們也沒用。
眼瞅着劉備懊悔,劉儉也不玩笑了,安慰道:
「兄長何須自責,小弟那時候也不過是年少不懂事,空自孤高,不值得誇讚。」
劉備苦笑着搖頭:「莫謙虛,你就是比我強。」
這個弟弟若真是空自孤高,為何這麼多年了,還在暗中的打探公孫瓚的消息?分明就是有遠見卓識。
看來日後自己的前途,或許要靠這個弟弟了。
……
次日,兩人去見劉周和胡氏,向他們言明要出縣幾日,往東去迎接即將到任的公孫瓚。
兄弟倆只說迎接同窗,並沒有說他們想要通過公孫瓚入仕的想法。
聽說緱氏山的同學竟來就任涿縣縣令,劉周和胡氏喜不自勝。
劉周捋着鬍鬚,一臉傲然地看着胡氏,吹噓道:「你瞅瞅,老夫說什麼來着?讓這倆孩子當初去盧子
第四章 同窗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