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應聲。
村子裏也有養馬,除了關中的那些黑白兩道有關係的馬販子,權貴人家的馬匹也不能養多,不然也會被查問。
村子裏養的兩匹馬兒平時都是用來拉貨物的。
倆人出了村子,張陽讓馬兒慢悠悠走着,沿着渭水河一路朝着東南面而去。
沿途觀察着田地里的狀況。
上官儀策馬在一旁,自己身下的馬兒比縣侯的三河馬又矮一頭,天山腳下的馬兒看着就是不一般,是上好的戰馬。
張陽低聲問道:「這些田地都是用來種糧食的嗎?」
「都是用來種糧食的,各鄉各縣都是如此。」
關中田地過分開墾已經成了常態了,他們將樹林砍伐去,開坑成田地,將山林推平成良田。
戰爭時期更是會堅壁清野,因此關中的植被被破壞得很嚴重。
路過一個村子時,張陽翻身下馬拉着韁繩走入這個村子,正是午時用飯,可以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吃着。
這裏是渭南地界的一個小村子,人們穿着並不算好,都是舊布縫縫補補的衣裳,甚至有人家在這個還寒冷的季節穿着草鞋。
張陽好奇問道:「這位老大哥,你們家今日吃什麼?」
這位老漢年紀在六旬左右,面對牽着戰馬的來人,再看對方的衣着一時間很疑惑。
照理說擁有這等戰馬的都該是權貴人家,看對方的穿着簡單。
張陽自我介紹道:「我是太府寺卿,來問問鄉鄰們的家食,我就住在驪山。」
那老漢的目光越發狐疑,「你們驪山的人平時不出來。」
張陽尷尬一笑,「是嗎?」
說着話,那老漢身後的家門中走出一個婦人端來了一碗黍米粥。
張陽看了碗中的粥,粥倒也不算薄,其上有幾塊肉乾。
「家裏就吃這些,你們要是餓的話,這碗便給你吃了。」
那老漢說着話,一看來人的模樣,再聽是驪山來路,自然是得罪不起。
渭南一片的人都知道,驪山是一個很尊貴的地方,據說天可汗經常去,而且天可汗的孩子與天可汗他爹就住在驪山。
周邊村縣的人都不敢得罪,更不要說靠近驪山了。
聽說就連靠近驪山的野兔子都會被一箭射死。
在這些傳言中,驪山早已成了渭南地界的禁地。
那老漢本着不得罪的心態,遞上手上這碗粥,希望對方不要為難他們家。
「你們家裏人都吃這些嗎?」
那老漢回道:「某家要去幹活,自然可以吃點肉,粥水裏放了鹽,家裏的婦人小孩只是淡粥。」
在這個老漢的帶領下,張陽與上官儀走入這戶人家。
這是典型的關中人家,家裏並不富裕,也很破落。
糧食都放在一個瓦缸中。
家中的婦人帶着孩子低着頭躬着身子,面對眼前的來人都不敢抬頭,這也是因為她們看到了門外的戰馬。
有戰馬的人家是他們得罪不起的。
張陽在這戶人家轉了一圈,發現了一些醋芹。
再看看那個孩子的臉色,孩子十歲左右,看着與李治一個年紀,他的臉色看起來干黃。
這是長時間沒有吃蔬菜的緣故,張陽用目光又看了一圈,遞給這個老漢一個布袋子,「這是一種蔬菜的種子,你們這個時節將其種下,半月便可以出芽,兩月便可以長成。」
老漢恭敬地雙手接過。
張陽又問道:「你們家就不打算養一些雞鴨嗎?」
老漢恭敬回道:「貴人有所不知,這雞鴨都是吃糧食的,哪裏敢養。」
張陽出了門再次拉着馬兒的韁繩,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戶人家,遇到的情況都差不多。
倒是找到一戶人家養着一些雞鴨的。
張陽招手喚來一個小孩,好奇問道:「我看周邊的人家都沒有養雞鴨,他們家為何養了。」
那孩子回頭看了看三五隻雞,又看眼前這個古怪的人沒有講話。
張陽拿出一枚銅錢,「你要是告訴我,我就將
第六百四十六章 飯桌上的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