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被外界所知,但在京航一眾領導、京城材料研究所以及上面的某些大佬心裏,卻已經實打實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因為這兩種材料,可不僅僅是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這麼簡單。
而是切實對於好多個行業領域,都起到了超乎想像的推動作用。
尤其是航空航天領域,中航的領導對此尤為重視。
只是因為楊振身份上的特殊性,所以各方面很刻意的選擇了低調和保密。
當然了,這個低調,針對的是楊振個人。
卻不代表在這項研發成果上也需要低調,該宣傳的,各方自然也不會吝嗇。
對外公開的措詞上雖然有些語焉不詳,但對相關團隊和研究人員的獎勵上,可是毫不含糊的。
而作為項目明面上的負責人,路海洋再一次成了萬眾矚目的存在,履歷上再添光彩的一筆。
這讓他在私下裏有些哭笑不得。
即使他心裏也清楚,兩邊把自己推到前面,為的還是給自家學生打掩護。
但清楚歸清楚,心裏那道坎兒卻邁不過去啊,他總覺得是自己佔了楊振的便宜。
老師做到這個份兒上,也真是沒誰了……
當然了,除了路海洋之外,項目組其它參與人員,也基本上都得到了相應的收穫。
拋開l21所那邊的參與人員不說,反正京航這邊的,幾乎算是無一例外。
獎金、榮譽啥的,雖然還沒有到手,但可想而知,那是必然不會少的。
這份沉甸甸的履歷,其含金量是真的沒得說。
而且諸如像王文杰、宋晨這樣的博士生,拿兩篇頂刊的二作,基本上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不管是以後留校也好,還是找其它工作也好,這些可都是不容忽視的加分項。
誰會不喜歡?
至於京航,那就更不用說了。
連續兩次在重大項目的突破,甩出去那就是成績啊。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成績,而是極具深遠影響,意味着在關鍵領域突破了枷鎖桎梏的重要成績。
這對於京航本身而言,同樣是一份重量級的科研成果。
看看李校長和懷校長整場會議下來,都沒有停止過的笑容,就知道他們對這兩次研發成果的滿意程度了。
程教授更是拍着路海洋的肩膀,感慨萬分,「楊振這個學生,收的好啊,這才多久啊,就取得了如此了不起的成就,一個名譽教授……呵呵!」
很明顯,這既是對當初自己沒有堅持己見的懊惱,其實也是對於校方終究不敢破格用人的不甘和嘆息。
所以,楊振做的越好,程教授就越覺得愧疚,也更擔心這樣的人才,京航會留不住。
路海洋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在他心裏,又何嘗沒有這種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