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20日,同學們早早走進教室,不一會三科科長王仁夫陪着一大幫人走進教室,坐在主席台前。讀書都 www.dushudu.com所謂「主席台」,就是學生們座位的對面放了一排桌子,桌子後面放了兩排椅子,來的人全都坐在椅子上後,這位科長也就是我們的校長,一一介紹坐在主席台上的領導。坐在中間的是北京市對外貿易局局長兼黨委書記梁局長;右邊個子高高的那位是人事處的李處長,左邊的那位是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北京市首飾分公司的經理兼黨委書記段經理,依次是首飾公司政治部主任武主任、三科書記張書記,潘老師坐在邊上,後排還有一些當時介紹也沒記住,到後來也不認得的好些人。王仁夫校長宣佈:北京市半工半讀對外貿易學校(二部)今天開學了,請梁局長講話。
梁局長是天津人,老革命,15歲參加革命,18歲任縣委書記,曾在延安黨校學習過,還當過武漢市公安局長。梁局長主要講了辦學宗旨:這個學校是半工半讀,「工」就是接受三科的領導,在三科幹活,服從三科的安排;「讀」就是在這個教室里讀《毛選》,講理想,改造世界觀,體現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認識到和工農相結合的道理,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梁局長還講了這裏辦學條件比較艱苦,要發揚抗大精神,坐馬扎、靠土坡、認真學習革命道理。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有革命工作分工不同。
後來又有好幾個領導講話,什麼培養勞動精神呀!為人民服務呀!放下包袱開動機器等等。當時就沒聽明白,後來也沒記住,現在就更想不起來了。終於熬到中午該吃飯了,讓這些大人們先走,我們等着他們走光了,才開始陸陸續續地走出教室。集合、排隊、齊步走、去食堂。根據要求,下午所有同學又回到教室,剛才主席台的桌子、椅子全部撤沒了,留下一張桌子,潘老師站在桌子後面,孫老師坐在旁邊(沒幾天孫老師就被調走了,據說調到了首飾公司人事科)。一個學校,兩個老師,71名學生,20名高中畢業生,53名初中畢業生,還有一位女學生是共青團員。就這麼多人湊到一起--開學了!
這兩位老師的分工:潘老師負責協調外貿局;孫老師負責協調三科;在生活上潘老師負責男生,孫老師負責女生;至於學習嘛,潘老師就總負責了。待同學們靜下來,潘老師開始講話:「今天咱們開學了!咱們這個學校叫半工半讀對外貿易學校(二部),歸北京市對外貿易局管理,為區別由教育局招考、和外貿局共同管理、在昌平沙河的半工半讀對外貿易學校,所以咱們稱為二部。咱們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們這兩個學校都是為北京外貿的各進出口公司培養人員。我們這個學校課程沒有年限,三五個月、一兩年都有可能,看各公司的需要,看外貿局的安排。主要就是服從工作需要,服從工作分配。但他們學制是三年,課程和高中的差不多,在學校也會有勞動,學習生產技能的培訓,畢業後還有文憑。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的這個半工半讀,「讀」的就是政治、毛澤東選集和學習簡單的對外貿易知識,還有珠算。我們將發給每人一把算盤和一本珠算書,還有就是請三科的同志講一講他們的業務內容; 「工」就是在三科幹活。我們擬定一個計劃:一個星期學習,一個星期工作。考慮到大多數同學都是16、17歲,還不算成年人,所以「工」的時候,每天工作7小時;一致的就是每兩個星期休息一次,家在北京的,每隔一個星期的星期六上午步行到房山縣城長途汽車站坐到北京天橋長途汽車站再各自回家,下星期二中午回到三科。」老師的話講完了,我這個高興呀!這是什麼學校呀!居然沒有數理化、不講文史哲、更不用學外語、每隔一個禮拜才上一周課、沒有考試自然也就沒有作業,可它居然還叫「學校」,真是太美了。我一定要好好幹活,多賣力氣。雖然我是這個學校里最小的,但一定不會被他們落下,我要對得起老天爺!對得起這14塊錢!再也不能像上小學、上初中時那樣給爸媽丟人現眼散德行,讓別人瞧不起!老師還說過這個學校的學生是根據各公司的需求來培訓的,那就有可能早分配,早分配就可以早掙錢。我真盼着這學校早點散了,我好直接去工作!心裏這麼想嘴上也不能說,現在人在學校了,只能進什麼山就唱什麼歌啦!
()
1秒記住品筆
第5章 學校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