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給法國30萬噸,法國也真的用不完。
「如果法國願意接受這個結果,那麼意大利也可以接受。」卡洛·山澤針鋒相對,憑什麼是我們意大利先接受,然後你們法國再接受,絕不,意大利永不屈服。
尼瑪這話虧心不虧心!
「很好,那麼就這麼辦,別以為你們都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了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貢獻,按照這個比例,大英帝國才是作出最大讓步的國家。」羅克不給阿爾貝·薩勞和卡洛·山澤吵架的機會,別一個個都跟多偉大似的,大英帝國才是真的偉大。
當然這個「偉大」也不是英國自願的,而是英國不得不「偉大」。
世界大戰前,英國擁有全球範圍內無可爭議的海洋霸權。
現在,這個霸權被美國和日本分享。
日本還好點,美國通過華盛頓海軍會議獲得了和英國同樣的主力艦噸位,這也意味着,英國至少讓出了一半海洋霸權。
「英國的貢獻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班布里奇·科爾比心滿意足,如果能促成《華盛頓海軍條約》,那麼班布里奇·科爾比也有了青史留名的資格。
英國做出巨大讓步的前提下,各國代表團關於主力艦噸位迅速達成一致,最終美國可以保留總噸位不超過525,000噸的主力艦;大英帝國和美國一樣也是525,000噸;法蘭西和意大利都是175,000噸;日本得到315,000噸。
在各國代表團關於主力艦總噸位達成一致之後,比勒陀利亞也終於傳來好消息。
經過激烈討論,南部非洲國會同意在不違反《海軍條約》的基礎上,購買法國的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船體。
不包括進度最慢的「貝亞恩」號。
「貝亞恩」號1914年鋪設龍骨,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年,船體才完成了25%,主機只完成了17%,鍋爐完成20%,炮塔旋轉部完成8%,六年才幹了這麼點活,羅克都不知道拉塞納的地中海造船廠在幹什麼。
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分別由西非和莫桑比克王國購買,委託愛德華造船廠和鯨灣造船廠完成建造,根據莫桑比克王國和西非的需求,尼亞薩蘭海軍學院會對諾曼底級戰列艦進行修改,其中包括:更換功率更強大的動力系統,這部分由英國皇家造船廠提供;同時減少副炮數量,增加對空防禦,這部分是由尼亞薩蘭軍工負責;還要安裝最新式的無線電和聲吶,這部分是由德蘭士瓦電氣公司負責;最後還要為未來的升級改造留下相應空間。
未來這部分,肯定就是雷達了。
總之,改造之後的諾曼底級戰列艦,噸位將會降低到兩萬噸左右,航速則會提高到32節,同時擁有一定的對海攻擊能力和強大防空能力,用啦對付「big 7」可能力有未逮,對付一下常規的巡洋艦和前無畏戰列艦還是可以的。
畢竟就算削弱了防護,諾曼底級戰列艦依然是標準的無畏艦。
對於南部非洲來說,戰列艦的防護力不是多大問題,未來戰列艦肯定會伴隨航空母艦出動,敵人的戰列艦,基本上沒多大可能逼近到戰列艦的主炮射程之內。
換句話說,改造完成後的諾曼底級戰列艦,說不定根本沒有參戰的機會,壓根就是四艘訓練艦。
同樣是出於這個原因,四聯裝的340毫米主炮就太過分了,諾曼底級戰列艦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十門雙聯裝340主炮,後來才修改的12門,現在主炮數量進一步減少,羅克的意思是減少到6門意思下,既能減輕重量,又不至於浪費。
這個方案遭到海軍學院的強力反對,海軍將領們盼戰列艦盼的望眼欲穿,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戰列艦,卻削減到只有6門主炮,對比其他國家動輒十幾門406,南部非洲的戰列艦主炮340口徑本來就太小,現在數量要在削減到6門,估計都沒有人願意當艦長。
羅克就算權威,也要考慮到海軍將領們的意見,連巴克都給羅克發電報,請羅克給海軍留點面子。
這個電報多半是為巴頓發的。
不過巴克也太小看巴頓了,如果南部非洲海軍同時裝備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那麼巴頓最起碼也有資格擔任個艦隊司令,艦長什麼的
1158 收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