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共才800萬人,百萬軍隊?
做夢!
「現在不是1814年了——」阿瑟·克里最後總結。
1812年,英美之間的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
美國向加拿大發起攻擊,加拿大人積極參戰迎擊美軍,戰爭期間,加拿大民兵表現出色,作戰勇猛,和美軍不分勝負。
1814年,英國在歐洲終於戰勝了拿破崙,得以騰出更多的兵力用於北美戰場。
同年,英軍佔領了美國緬因州,緊接着攻入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被迫逃亡到了弗吉尼亞。
為了報復美軍在1813年火燒約克城(多倫多),英軍以及加拿大民兵在將華盛頓掠奪一空之後,把美國總統府邸都給燒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白宮」。
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為了掩蓋白宮被焚燒後留下的痕跡,就用白色油漆將總統官邸徹底粉刷,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白宮」。
1814年,加拿大民兵配合英軍部隊可以攻佔華盛頓。
一百年過去了,加拿大現在800萬人口,美國一億人,而且國力差距還這麼大。
說句不好聽的,美國一人吐口口水,就能把加拿大人淹死。
「所以呢?一百年前同樣面對戰爭時,那些勇敢地加拿大人去哪兒了?」朱利安·賓大聲疾呼,兄弟們沖啊,你們要是戰死了,你們的老婆女兒我會照顧的——
阿瑟·克里不說話,世界大戰後,英國承諾的撫恤金現在還沒兌現呢,現在的加拿大人不好忽悠了。
至於一百年前那些勇敢的加拿大人,墳頭的草都三長高了。
打打打,拿什麼打?
萬一打起來,沒準就真成了敵人有狼牙棒,我們有天靈蓋。
「我們需要倫敦的幫助。」阿瑟·克里還有有氣節。
「倫敦恐怕靠不住,真正能為我們提供幫助的是南部非洲——」讓·戈登比較現實。
「南部非洲的開價太高——」有人擔心。
「把好處給南部非洲,總比被美國人搶走好。」有人肉爛了都在鍋里。
這時朱利安·賓的秘書快步過來,在朱利安·賓耳邊低聲匯報。
「請他進來吧——」朱利安·賓表情複雜。
會議室大門打開,走進來的是——
不是走,是坐着輪椅進來的馬科斯·勞埃德,羅克的老朋友。
馬科斯·勞埃德世界大戰期間因病辭職後,就一直臥床不起,已經很久沒有公開露面了。
馬科斯·勞埃德在加拿大很有威望,看到馬科斯·勞埃德的時候,參加會議的內閣成員們紛紛起身,阿瑟·克里乾脆把馬科斯·勞埃德的輪椅接過來,直接推到朱利安·賓旁邊。
「謝謝——」馬科斯·勞埃德臉上的浮腫和老人斑都很明顯,身體異常虛弱,已經很難將一句話完整的表達下來,說話斷斷續續。
「先生們,加拿大-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這時候我們要眾志成城,拋棄成見,我和洛克是老朋友,我已經給洛克發電報,希望洛克能伸出援手,我們不能毫無表示,總得做點什麼——」馬科斯·勞埃德強撐病體,都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依然在為加拿大擔心。
內閣成員的內心肯定是五味陳雜。
「我提議,儘快廢棄所有有關華裔的歧視法律條款,邀請南部非洲軍隊來加拿大加強交流。」阿瑟·克里還是能兼顧加拿大政府的尊嚴,「加強交流」,肯定比「請求援助」更能令人接受。
「同意!」
「附議!」
「附議——」
這一次再也沒有了不同聲音,在生存或者是死亡這個大前提下,尊嚴其實不重要。
跟何況,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南部非洲需要幫助的時候,加拿大也曾派出部隊。
現在加拿大需要幫助,南部非洲派出部隊也是天經地義的呀。
所以根本不存在「外國部隊駐紮在本土」這個問題,南部非洲和加拿大都是英聯邦的海外自治領,一家人!
羅克還是很給老朋友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