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如同群星般閃耀。
又好似什麼都不曾留下,如同黃沙一般。
如若沒有老賊,沒有林秋,沒有這《三國演義》,究竟有多少人會認識這段時期的英雄人物?
我想不會,就如同之前一般。
這就是文學的意義,就是藝術的意義,文學作品就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能夠幫助讀者了解不同文化和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正因如此,大家才更加好奇,《三國演義》的原著究竟是何等的精彩。
電視劇的內容畢竟就那麼短短的八十多集,呈現出來的內容,自是沒有文字全面。
「結束了。」
「是啊,結束了。」
恍惚。
在這二十多天,將近三十天的時間裏,每天三集,所有人都徜徉在那片歷史的海洋之中,現在播完,觀眾們最能夠想到形容這部劇的詞語應該就是:
「盪氣迴腸!」
誇讚《三國演義》的評論大家看過太多太多了,幾乎是每一天,每一刻上網,都能夠看到全網吹《三國》的評論。
除了個別犯病,吸引眼球的博主,說《三國演義》不遵循真實歷史,是不良引導。
關於這種評論,都不需要怎麼去管,因為自有廣大的夏州民眾去噴他們。
播出的這段時間,收視率不用多說,就是一部徹頭徹尾,而且夏州從未出現過的國民級別的電視劇,家家戶戶都在看!
一般而言,老年人,女性,對於歷史題材的作品都不算特別感興趣,可這部劇完全不同,你上大街找老人去問一問,知不知道諸葛亮是誰,除了那些實在是偏遠上去,沒有途徑看電視的地區,就算是沒有文化的老人,都知道諸葛亮是誰!
可想而知《三國演義》在夏州內的巨大影響力。
至於在夏州之外,更不必多說!
九州任何一州,對於他州文化的嚮往都是相同的,畢竟「兔子不吃窩邊草」「家花沒有野花香」,比喻就算不合適,意思到了就行。
夏州作為時間最長,文明最璀璨的大州,之前一直沒有一部作品集中展現,即便是火遍全球的老賊,林秋的所有作品。
可恰恰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夏州文娛走向世界的時候,所有人都質疑,是否只有外州風格的作品才能夠風靡世界之時,《三國演義》出現了,而且是由林秋與老賊共同帶來。
這是影像作品在傳播度上的優勢,也是為什麼林秋非要先拍劇版《三國演義》,再發售的原因之一。
《三國演義》的即便再經典,可對於絕大多數的讀者而言,它是晦澀的,難讀的,即便是夏州本土的讀者,傳播度一定不會有電視劇這般簡單直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現在回頭想想這部電視劇,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觀眾們,不,應該是夏州的民眾們代代傳頌。
「赤壁的那場大火。」
「桃園三結義!」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
「呂奉先衝冠一怒為紅顏!」
即便是播完之後回想起,感動,震撼,依舊流淌在每一名觀眾的血液之中,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這恐怕就是夏州人民,一個真正將民族驕傲,文明驕傲刻在骨子裏的族群。
要知道,這僅僅是短短的一段三國歷史。
在悠悠長河中,還有多少的英雄人物閃耀過這片中華大地?
即使夏州曾經輝煌過,飄搖過,恥辱過,可夏州子民骨子裏的熱血依舊流淌在身體之中。
「我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驕傲!」
「我為這些在歷史中,閃耀璀璨的英雄人物而驕傲!」
「我會自己,身為中華民族的孩子而驕傲!」
當這段話鋪天蓋地的響徹夏州網絡之時,多少夏州民眾都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這是血液里的東西。
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