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李乾順還活着的時候,在江鴻飛的大力支持下,大元帝國開始伐金。
金國忙不迭地向西夏求援。
對此,李乾順知道,金國和西夏是唇亡齒寒的關係,所以先後派出兩支大軍去增援金國。
可是這兩支夏軍都被大元帝國的大將朱武、王德率領大元軍給擊敗,不僅沒能增援成金軍,還損兵折將。
這也就算了,問題是,儘管有西夏和草原諸部支援,可金國還是僅僅堅持了不到兩年時間,就被大元帝國給滅了。
得知金軍在乾金決戰中大敗,金國必亡無疑的那一刻,李乾順大驚失色!
李乾順連忙召集西夏的一眾宰執商量對策。
在西夏重臣斡道沖的主張下,李順順連忙改變策略,多次向大元帝國遣使去進貢,並誠懇的表示,他們只是受到了金人的蠱惑,並不是有意跟大元帝國為敵的,求跟大元帝國和平共處,求大元帝國諒解。
為了說服江鴻飛放棄攻打西夏,李乾順根據江鴻飛的愛好分三次給江鴻飛進獻了三百名西夏一等一的美人,以表示對大元帝國臣服的誠心。
當時,正值大元帝國收取勝利果實的關鍵時刻,江鴻飛不願意節外生枝,便暫時放過了西夏。
如果江鴻飛不出現,這個時期的第一英雄肯定是完顏阿骨打,而僅次於完顏阿骨打的就是,在歷史上領導西夏經歷了與宋朝間的最後的鬥爭時期,並且支持遼朝反抗女真征服者,後來見風使舵,果斷放棄遼朝,轉而臣服金國,最終不僅保全了西夏,還渾水摸魚讓西夏壯大了的李乾順。
這樣的李乾順,十分清楚江鴻飛的野心。
所以,雖然暫時逃過一劫,可李乾順還是憂國憂民,最終鬱鬱而終。
洪武十七年七月,西夏第四代君主夏崇宗李乾順駕崩,年僅十六歲的李仁孝繼登大寶,成為西夏第五代皇帝。
李仁孝登基後,尊李乾順的皇后任氏為「太后」,尊母曹氏為「國母」,並冊立罔氏為皇后。
消息傳至大元西北,吳玠與陳遘連忙上疏江鴻飛,力陳戰事緊迫,戰機稍縱即逝,請求朝廷速下決斷,以圖西夏。
江鴻飛閱罷奏章,毅然頒下聖旨,任命陳遘為平夏宣撫使,吳階為平夏都元帥,賦予他們全權,可相機行事,無需事事稟報。他嚴令朝中各部,凡戰事所需,務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誤,違者嚴懲不貸。
此舉無疑是將西夏之戰的指揮權,再次交還給了前線的兩位統帥。
江鴻飛之決斷,讓吳玠與陳遘深感振奮,心中暗自讚嘆其英明神武。
然而,朝中亦不乏反對之聲。
部分文官,尤以主和派為甚,他們或倚仗江鴻飛對言官之寬容,或心存私念,力主謹慎行事,言西夏已歸順大元,無需再動干戈。
面對這些勸阻,江鴻飛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堅定,他耐心聽取各方意見後,僅留下一句「朕意已決,卿等退下」,便讓眾臣無言以對。
那些試圖以言辭影響江鴻飛決策的官員,很快便意識到自己的無力。
他們深知,江鴻飛雖廣開言路,但一旦下定決心,便無人能改。
而那些暗中收受西夏賄賂的大臣,在江鴻飛那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目光下,更是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異動。
於是,隨着江鴻飛的聖旨傳遍四方,一場針對西夏的戰役悄然拉開序幕,大元帝國的鐵騎即將再次踏上征伐之路。
李仁孝繼位後,在大臣的主張下,繼續沿用李乾順的計策,也就是給江鴻飛送美人,希望大元帝國不要打西夏。
為表誠意,李仁孝更是下令,將西夏的鎮國之寶——「百獸織錦帳」獻給江鴻飛。
這「百獸織錦帳」,非比尋常,乃是由西夏最頂尖的工匠,精心挑選上百種罕見異獸之皮,巧手編織而成。
其工藝之精湛,世間罕見,不僅能在嚴冬中保持溫暖如春,無需爐火,更因鑲嵌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奇珍異寶,而顯得璀璨奪目,價值連城。
江鴻飛初見此帳,亦是驚嘆不已。
西夏自佔據河西走廊以來,便如同掌握了古代絲綢之路的鑰匙,東西
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夏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