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預料,在當晚,恆楚發動了第一次突圍。
可惜,趙佗早有準備。
儘管大澤出口很多,範圍很大,趙佗也不可能將所有出口堵住。
但是恆楚最終的目的是要和楚王匯合,因此他的方向是固定的,同時他務必是要帶人突圍,出口方向自然不能太小,因此其實選擇也就那麼幾個。
真要是從背面突圍趙佗也不怕,出去了也沒用,從背面突圍要和楚王匯合可是繞了大遠路,楚王能不能活着撐到恆楚的到來都是個問題。
三萬秦卒以逸待勞……
恆楚本部上萬親兵趁夜自大澤殺出,迎接他們的是等候已久的弓弩。
趙佗對恆楚很重視,因此是親自前來,而前來圍堵恆楚的兵馬,同樣也是趙佗麾下最精銳的士卒,裝備,同樣也是最精良的。
大澤多水,因此戰馬少的可憐……
秦軍避水而戰,因此面對的,其實也就是上萬步兵……
而他們,又騎兵,又戰車,有弩陣!
等待他們的是什麼已經可想而知了……
恆楚到死沒有敗壞自己的名聲,也因此願意追隨他作戰的楚人戰鬥情緒極為高昂。
可是戰鬥情緒,士氣,並不是權衡戰場勝負的唯一條件。
恆楚身先士卒,披甲當先,意圖衝破大秦的步兵方陣。
可惜他只是項羽的至交好友,而並非項羽本人。
因此……戰場上的局面不可避免的敗壞,他的親信鄉人陸續的死亡……
人數越來越少,就連戰爭的吶喊都顯得聲嘶力竭。
邊打邊突之間,秦軍漸漸轉變陣型,突圍不成,恆楚只能邊戰邊退,麾下人馬此時此刻已經折損過半,突圍已經沒有可能,唯有狼狽逃回大澤才有一線喘息的機會。
恆楚沒有選擇回去,而是鼓足勇氣發動第二輪突圍。
然後,又重複着上一次的失敗,最終所部潰敗,迴路想走,也只能重新回到大澤之內。
已經沒有機會了……敗局已定,就算他回到大澤,兵馬也會散盡。
恆楚嘆了一口氣,在他身邊的親信還在廝殺的時候,拔出腰間的長劍,鄭重其事掏出絹布將長劍擦拭乾淨。
這在楚國是並不少見的事情。
自裁……
作為武德充沛之國,楚國形成了兵敗主將自裁的風氣,甚至逐漸發展到了形成了特有的禮儀的情況。
當然,這種禮儀獨屬於貴族。
恆楚鄭重其事的跪在地上,恭敬的奉上長劍,橫於頸部。
周遭親信見此目眥欲裂,心懷悲憤,心知敗局已定,奮力廝殺,只為給恆楚留下最後一絲體面。
第一百六十一章 恆楚死,攻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