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7月13日,商務部每個月的工作會議上,商務部仗李成鋼仔細聽着上半年數據匯總。樂筆趣 m.lebiqu.com
「我們把從日本引進的紡織技術用在我們的紡織設備上,終於生產出質量超過法國的棉紗,這些棉紗製成的布匹在法國市場上得到了不錯的反響。雖然我們的布匹已經開始對法國開始銷售,法國對於我國的成衣接受度依舊很低金屬製品方面,現階段只有變速自行車以及農用的二八自行車的銷售在法國獲得了成功,年銷售量都突破了3萬輛瓷器、絲綢等傳統優勢項目表現得不錯茶葉銷售獲在我們開辦了直營店後獲得巨大成功藥物銷售非常成功」
長長的列表上的數據被歸納成給部長做報告的內容,李成鋼目光掃過,已經基本看明白了。在匯總數據上,1932年前6個月,中國向法國出口了價值29億的商品,基本都是輕工業品。從法國進口了41億法郎的商品,基本都是大宗商品以及重工業品。逆差高達12億法郎,也就是2000萬英鎊左右。
從單純的數據來看,現在時間只過去了一半。全年的逆差有可能達到25億法郎。這對於當下中國1200億中國元,也就是大概1200億法郎的gdp,貌似不是個大數字。但是此局面沒有扭轉的話,必然會是一件大事。
但第二天的國務院工作會議上,商務部根本沒提此事。李成鋼部長靜靜地聽着財政部長的報告,「今年上半年gdp達到了704億元,超額完成了計劃。而今年要開始償還法國的貸款。由於這部分超額,下半年不準備增加稅收,也不準備發行債券」
這些報告都要公開。看到這些數字,民間的財經報刊立刻興奮起來。各路編輯都開始圍繞這些數字做文章,7月16日,好幾家民間報紙的新聞頭條都是《中國開始陷入債務危機》。
這些報紙並沒有瞎編亂造,引用的數據都是國家公佈的官方數據。從1932年開始,從法國借貸的200億法郎要分10年償還,每年20億法郎。上半年對法國逆差12億法郎,乘以2,全年或許達到25億。光對法國一個國家,逆差就是20+25=45億法郎。
例如泰晤士報亞洲版,就做了一個簡單的算數,中國現在大約5億人口,平均每個中國人每年要逆差9法郎。
關心這些消息的人都集中在城市,這些年看多了外國報紙,以及中國官方對此寫過一些評論文章。中國讀者也有了概念,各國報紙的亞洲版都是為其祖國服務,並不是真的為了中國服務。而且英法之間的關係對現在的中國讀者也不是秘密,讀這些報紙的人都明白,現在中國元與法郎匯率大概是1:1。即便是每個中國人每年都買了9法郎的貨物,對於當下中國人來說也談不上影響生活。英國報紙這麼寫,是想煽動中國民間對法國商品的厭惡。
在中國並不缺乏親英分子,那些人不少在報界。這批人出於各種目的,寫出的文章就有些附和英國看法。當下中國受教育人數暴增,這裏面很多讀者雖然不親英,卻開始關心國家大事。看到這些消息之後,情緒難免受到影響。
到了8月,安全局發現了一些假消息。譬如,1法郎兌換10中國元。安全局當即將此事上報,宣傳部長李潤石很快就接到了這份轉交的文件。李潤石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問題所在。立刻要求官方報紙刊登以「中國匯率與國際匯率」為宣傳點的介紹性文章。
何銳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對李潤石的快速反應非常欣賞。何銳給安全局下令,要他們調查這些假消息到底是從那些渠道放出來的。
8月底,一份報告送到了何銳面前。根據現階段收集到的情報,放出法國與人民幣匯率為1:10的假消息並非親英人士放出來的,也不是親法人士放出來的。可以大概確定的消息源頭是一些文化素質不高的中國激進派那邊流出來的。
現在中國民眾並不喜歡外國,從何銳1924年統一中國到現在,也才8年。從1840年到1924年,經歷了84年。84年積累的屈辱怎麼都不可能在8年中完全消失。而那些激進派們則是激烈的民族主義者,政治立場與外國的激進主義者們差不多。都是高調歌頌中華民族,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有統治世界的義務和責
第618章 東亞同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