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在的承泰三年,南洋海禁已持續十年了。
已有不少人奏請解除南洋海禁。
今日這場御前會議上,眾大臣對此產生了嚴重分歧。
北靜郡王等幾名大臣認為應該解除南洋海禁,實行全面開海。
而以湯承遠為代表的幾名大臣,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承泰帝也主張繼續南洋海禁。
這時,戴着眼鏡的承泰帝,看向了忠直親王:「九弟為何一直不則聲?」
忠直親王道:「啟稟聖上,臣認為目今還不
便解除南洋海禁。」
其實他認為南洋海禁不該繼續,應該全面開海。
但他單獨跟承泰帝商議過,知道承泰帝很不願解除南洋海禁。
哪怕他性格直率,今日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他也不會當眾跟承泰帝唱反調,唱反調也沒用,於是他展現出了對承泰帝的支持。
比起曾經的那個九皇子,如今的忠直親王已沉穩了不少!
承泰帝又看向同樣一直沒則聲的袁慶柏:「慶柏,你有何想頭?」
眾大臣紛紛看向了袁慶柏,好奇慶柏這回會是怎樣的表現。
袁慶柏略一躬身道:「啟稟聖上,兒臣對南洋海禁了解不多,但據適才聖上和諸大臣所議,兒臣心裏想的是,目今還不是解除南洋海禁的時候。」
忠直親王心中感嘆:「慶柏機靈啊!」
哪怕是主張全面開海的北靜郡王,此刻也認為袁慶柏機靈。
呵,既然承泰帝不願開海,連忠直親王都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了。
袁慶柏便順着承泰帝的心意,在這種御前會議的場合支持這位父皇,而不是跟這位父皇唱反調。
袁慶柏已經給自己這個議政大臣定位了。
定位就是:承泰帝的助力!
作為議政大臣的太子,時不時在議政時跟承泰帝唱反調,可就傻了,如此,他任議政大臣反而是壞事了。
儘量順着承泰帝的心意來支持承泰帝,在此基礎上,有好的策略就提出。
比如今日,袁慶柏心中認為應該全面開海,但他口頭上支持承泰帝,等他以後登基當了天子便可全面開海了。
再比如幾天前的御前會議,袁慶柏認為以工代賑是好策略,且承泰帝多半會贊成,所以他才提了出來。
當太子,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更需要有心機。
當太子且當領侍衛內大臣還當了議政大臣,豈能不需要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