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水尾天皇是後陽成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女御近衛前子。名叫政仁,於1611年接受後陽成天皇的讓位。原本後陽成天皇有意將位置讓給他自己的弟弟八條宮智仁親王,因此後水尾天皇與其父之間關係並不和睦。
後陽成天皇的讓位是出於德川家康的意思,由於幕府初建,需要朝廷的權威做為後盾,而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1619年,後水尾天皇因為寵愛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裏,引起秀忠強烈不滿。1620年,由於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娶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寬永四年(1627年),發生紫衣事件,朝廷為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後水尾天皇,允許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但是幕府制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讓朝廷很沒面子;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然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春日局的義兄是朝廷公卿三條西實條。而且春日局的父親是明智光秀的部下齋藤利三。前任丈夫是大名稻葉正成)。被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覺得幕府沒有把他的權威放在眼裏。於是在同一年,憤怒的天皇無預警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是為明正天皇。這是為了斷絕幕府想以自己的外孫繼承皇位的野心。
明正天皇是日本歷史上八位女天皇的第七位,活動於天皇制度沒落的江戶時代。為後水尾天皇第二皇女,母親中宮德川和子。諱興子,幼名女一宮。因為外祖父是江戶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她七歲繼位。二十歲就把皇位讓給弟弟,和奈良時代叱咤政壇的前輩女天皇相比,這時她的實際身份只相當於神宮的女祭司。因為她當過身份高貴的天皇,也沒人能娶她,她只能在宮中孤獨終老,一直活到73歲。
明正天皇生於元和9年(1623年)11月19日,熟悉日本戰國階段歷史的朋友應該對元和這個年號很熟悉,「元和偃武」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看成戰國時代真正結束的標誌。 明正天皇的父親是後水尾天皇,母親是源和子,千萬別被這「源和子」的名字蒙了。她實際上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家康的孫女)。 明正天皇幼名興子,所以未即位前又稱為興子內親王。興子出生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統治已經十分的穩固,並已在1615年制定公佈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明面上說,天皇要把學問的修行和和歌的精通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限制天皇對政治的干預。該法度十七條中唯一認可天皇的權力是第8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
興子出生時,父親後水尾天皇28歲,母親和子17歲,就一般來講,興子根本沒有在短時間內即位的可能性,且不說天皇再生育男性繼承人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沒有,要等28歲天皇死也還有年頭呢。 從表相上看,後水尾天皇對和子皇后(1624年冊封)的感情還是不錯的,1625年同母妹昭子內親王出生,1626年同母弟高仁親王出生並被立為皇儲,1628年高仁親王死,同母弟若宮生(生後不久就病死)。
列舉上面的後水尾天皇子嗣出生年表,還想說明的問題是——在興子以後後水尾天皇還有兩個兒子出生,只不過沒有長成,興子才有機會即位,這也是造化弄人呀。
本來興子可以四平八穩地過自己皇女的生活,可是不久就發生了赫赫有名的「紫衣事件」。「紫衣」是授予僧人榮譽和地位的象徵,在《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中明確規定朝廷不能私自授予紫衣,但向僧人授予紫衣是朝廷的一大經濟來源,所以後水尾天皇一次向70多位僧人授予了紫衣。當然,我覺得這種行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考慮,也是嘗試着向幕府的權威提出挑戰。所以,德川幕府的反應也是很快,1627年,德川家光授意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宣佈,今後只要是違反《公家諸法度》中關於紫衣條文的人,一律免職受罰。朝廷則表示:「今後總之不會再做這種無效的事」。
事件就這樣暫時告一段落,但緊接着的「春日局參拜事件」完全改變了興子內親王的一生。春日局是齋藤利三的女兒,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奶媽,這個事實在「野望」系列遊戲中介紹齋藤利三時都會
第1010章 江戶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