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進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衝鋒部隊,死傷慘重,但是沒有擊潰紀律嚴明的普魯士軍隊。作為試探,後方指揮所果斷命令強攻部隊有序撤下來。
聯軍與丹麥的第一步交火就這樣結束了,對于丹麥人來說,普魯士蠻子不過如此。
普魯士的後方指揮官倒是無所謂,這只是開胃菜,才到哪!後方的火炮還未就位,先前的進攻不過是試一試丹麥陸軍的成色罷了。
丹麥人還是有些破壞力的,但是在普魯士軍官們看來還遠遠不夠。
普魯士人最不怕打硬仗,作為歐洲武德最充沛的國家,什麼陣仗沒見過。
而且這次還只是普魯士單獨試探,德意志邦聯,奧地利帝國都還沒出手呢!
幾方實力可以說是丹麥人的數倍,對於和法,俄,奧等強國打交道的普魯士王國,從前都是在逆境中爆發。
像丹麥這種已經沒落的國家,完全看不上眼,這種順風局簡直不要自信感爆棚。
丹麥人上次(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能夠獲勝,更多是依靠國際勢力,這次丹麥政府反而在政治上表現出遲鈍。
沒有及時串聯歐陸上的其他國家來助威,比如此前已經對普魯士加以警告的英國。
現在英國人都還沒有大動作,作為海軍強國,讓英國人單獨行動在歐陸上耀武揚威是辦不到的。
至於法國,倒是可以打斷普魯士的計劃,但是俾斯麥早已經玩明白了外交領域,用其他利益換取了拿破崙三世政府的沉默。
英國人倒是希望拉攏沙俄下水,但是上次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聯手重創了俄國人,俄國自然不可能此時干涉歐陸風雲。
這就讓英國人犯了難,總不可能海軍上岸去和普魯士蠻子拼命吧!
所以英國人只能口頭上給予丹麥人一切支持,但是毫無出兵的誠意。
維持當然歐陸勢力的平衡是英國的國策,丹麥失去兩個公國完全構不成對大陸局勢的影響。
頂多是丹麥人撤回日德蘭半島內部,損失些土地,而且失敗的丹麥人必然加劇對普魯士的仇視,更加堅定的站在英國人這一邊,為下一次歐陸動盪時英國在歐洲大陸上埋下暗子。
當然英國人還有其他招可以使,遠達不到戰爭的要求,而且丹麥人也沒有使出全力呢!
要知道丹麥雖然是個小國,但是歷史上也發達過,單就上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就表現出不俗的實力。
丹麥人控制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放在現在也能養起數目可觀的軍隊。
戰爭又總是充滿不確定性,萬一丹麥人挺過來了呢?而且丹麥政府在戰爭開始前還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不然也搞不到現在這個地步。
雖然不知道丹麥政府哪來的自信(至少恩斯特這樣認為)。但是不妨礙丹麥政府在外交領域的遲鈍。
現在普魯士通過合縱連橫,穩住了大多數強國,還拉攏上了奧地利和德意志邦聯。
在輿論外交上的壓力沒有了,軍事上只要不遭受重大挫折,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就是碗裏的肉。不過,前提是戰後搞定奧地利,但是,俾斯麥早已經胸有成竹。一筆閣 www.pinbige.com